旱莲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新鲜旱莲草捣烂敷贴有关穴位,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为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疟疾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3.htm

冷灸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冷灸法,亦称天灸法、敷灸发泡法、无热源灸法。 是指用某种或几种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中药或草药作成适当的剂型涂抹或贴敷于穴位或病所。通过刺激肌表使之充血发泡而达到类似灸法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164.html

冷灸法_中医针灸技术_【中医宝典】

...冷灸法,亦称天灸法、敷灸发泡法、无热源灸法。是指用某种或几种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中药或草药作成适当的剂型涂抹或贴敷于穴位或病所。通过刺激肌表使之充血发泡而达到类似灸法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481.html

斑蝥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发泡灸之一。指用斑蝥末敷贴有关穴位使之发泡的方法。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贴在有关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内,上面再贴一胶布。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关节疼痛,黄疸疟疾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82.htm

呛喉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系指咽喉干燥,口中发泡,吞咽有碍,甚而呛逆的病证。又名飞丝毒、抢食风。多由心经热毒熏(火旬)咽喉所致。《喉科秘旨》卷上:“此症谓之飞丝毒,口中发泡丑药(雄精3克,梅片1.5克,胆矾0.3克)覆,燥极点痰热在心,忽然呛食终非福。”...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642.htm

白芥子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发泡灸之一。即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法。敷贴时间约3-4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用治肺结核,哮喘,口眼㖞斜和关节寒痹等。也有加用它药物专治冷哮的。如《张氏医通》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细辛各15克,共为末...

http://qihuangzhishu.com/166/1000.htm

冬病夏治灸法选择方法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天灸,即发泡疗法,是指将具有刺激性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一定的穴位表面,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发泡,从而刺激相应的经络,达到调节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作用。 冬病夏治在各地中医院如火如荼地展开,然而很多百姓对冬病夏治的原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12.html

半夏曲_《中药炮制》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炮制方法』取生半夏10斤,去杂质,筛去灰沙,碾粉,通过80目筛下细粉,放入缸内,用生姜5斤洗净榨汁,洒入粉内拌匀,用麻袋盖好,使其发泡。另外取法半夏10斤,研细粉80目筛,加灰面粉10斤,混合拌匀。取发泡的生半夏放在案板上,再加入半夏、...

http://qihuangzhishu.com/131/77.htm

黄荆根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得配本草》黄荆根即牡荆防己为之使。畏石膏。苦、微辛。入手少阴经。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用叶并嫩头捣烂,罨毒蛇螫伤,洪肿发泡。(捣取汁频涂,亦效。)配荆芥、荜茇,煎水,漱风牙痛。 目录 《得配本草》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黄荆根...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huangjinggen.html

冷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名词。与热灸相对而言,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如药物发泡灸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323.htm

共找到3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