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的原始工具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砭石,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原始医疗工具,《说文解字》释“砭,以石刺病也”。 针灸这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据大量古文献的记述和考古发掘中出土文物的研究,一般都认为起源于距今约10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端倪甚至上朔到距今十万年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40.html

五脏俞穴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皆在腹,俞皆在背。)中府(肺之) 巨阙(心之) 章门(脾之) 期门(肝之) 中脘(胃之) 肺俞(三椎下各寸半) 心俞(五椎下各开寸半) 肝俞(九椎下各开寸半) 脾俞(十一椎下各开寸半) 肾俞(十四椎下各开寸半)...

http://qihuangzhishu.com/336/266.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灸肓随年壮。肓二穴,从乳头斜度至脐,中屈去半,从乳头下行,度头是穴。”主治病后衰弱,萎黄,腹中积块疼痛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61.htm

原始心血管系统的建立_《组织学与胚胎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人胚胎第15~16天左右,在卵黄囊壁的胚外中胚层内首先出现许多血岛(blood island),它是间充质细胞密集而成的细胞团。血岛中央的游离细胞分化成为原始血细胞(primitive blood cell),即造血干细胞(图24-1)。...

http://qihuangzhishu.com/971/261.htm

目睛原始歌_《眼科心法要诀》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天有日月阴阳精,人有二目脏腑精,众精之窠为之眼,肉精上下两胞名,血精两气精白,筋精为黑骨精瞳,约束裹撷系属脑,目睛原始要详明。【注】天有日月,犹人之有二目也。天之日月,乃天之阴阳之精而为之也;人之二目,亦人之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而为之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02/3.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中府穴。《难经》:“肺俞在背第三椎,在中府。”见中府条。②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腹满短气转鸣,灸肺,在两乳上第三肋间宛宛中,悬绳取之,当瞳子是。”在前胸第二肋间隙,约距胸正中线1.5寸处。主治癫痫等。艾炷灸3-...

http://qihuangzhishu.com/168/419.htm

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演进与医药卫生_【中医宝典】

...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人类已掌握摩擦取火的方法。民族学的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生物的例证,海南黎族、云南西盟佤族、苦聪族、景颇族等,至今还保存着原始的摩擦取火方法,《韩菲子》、《礼记》、《庄子》、《淮南子》等古籍中,也都有关于我国先民发明取火技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51.html

原始人类药物的发现和使用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药物的原始发现所作的贡献予以肯定。这一论点为学界的普遍观点,例如:《世本》有“神农和药济人”;《通鉴外记》有“民有疾病,未知药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晋·干宝《搜神记》有:“神农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7-5.html

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解剖组织名。又称“膜原”。泛指膈膜或肠胃之外的脂膜。《素问·疟论》:“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原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511.htm

原始心脏的形成_《组织学与胚胎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cardiac jelly),将来参与组成心内膜。图24-4 原始心脏的位置变化 (人胚头部纵切)图24-5 原始心脏的发生...

http://qihuangzhishu.com/971/263.htm

共找到8,2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