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念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重要指导意义。(二)疾病形式疾病包括病位和病性转化。病位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外经络和脏腑两端。如就外感和内伤而言,一般说来,外感疾病是六经卫气和三焦;内伤杂病变则为经络之间、经络...

http://qihuangzhishu.com/44/133.htm

卫气血辨证分证_中医辩证卫气血_【中医宝典】

...分证是指温热之邪,内陷心之深重阶段,以实质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分证是以热伤阴,心神被扰病变为主,其病位在心和心包。本证主要证候特点,是身热夜甚,舌红绛,心烦不寐或有神昏。分证多为气分不解而内传人者;亦有从卫分证不经气分而直...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18.html

卫气血辨证临床意义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卫气血辨证临床意义有三:①是温热病发展四个不同阶段中四类不同证候概括。 也是反映病邪由表入里四个层次;②标明了温热病发展变化一般规律,即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机体卫气功能失调或损害;③说明了温热病以病情轻重,病位深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71.html

卫气血辨证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互相联系。一般是顺序,但有的疾病不一定按顺序出现,有的一发病就在气分甚至在分、血分;或由卫分直接分、血分;或两分兼病;或病已入营分、血分,而气分病仍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证候作具体分析,概要分清四者区别,又要注意...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eiqiyingxuebianzheng-83.html

卫气血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卫气血辨证,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内经》《伤寒沦》有关论述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温病辨证方法,属于病机辨证范畴。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受温热病邪侵袭,故各种温病在儿科发病率高。卫气血辨证广泛地适用于多种温病,是小儿温病病机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79/75.htm

三焦辨证及其_【中医宝典】

...。 上焦病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外感温热病初期常表现为肺卫症状,属手太阴肺经。具有二, 顺则发展为中焦病证,逆则出现心包证。上焦病证主要是指温邪侵犯肺经及逆心包的证候,也包括头面、胸胁等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3.html

卫气血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分为表证阶段,应鉴别不同病因;气分为热盛阶段,应区别热邪是否结聚;如属湿热,则应区分热和湿轻重;病邪深陷、血分为伤阴引致内闭或出血阶段,并须明辨心、肝、肾等脏病变,由此从病因、阶段、部位、及病变程度确立辨证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509.htm

辨宗气卫气气_《冯氏锦囊秘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行物者也。其气内于五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经气之行于经者为气,阴阳相随,内外相实,如环之无端,故《经》曰∶治病之道,气内为宝。真万世医旨之格言也。《灵枢》...

http://zhongyibaodian.com/fengshijinnangmilu/342-11-11.html

影响疾病因素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有个体差异,脏腑组织,虚者受邪,实者不受邪,因而可以改变疾病过程。(二)病邪性质病邪种类和受邪轻重也影响疾病。如伤寒和温病同为外感热病,因病邪性质有寒温之别,故其规律也不尽相同:伤寒按六经而温病则按卫气血和三焦...

http://qihuangzhishu.com/44/136.htm

卫气血辨证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互相联系。一般是顺序,但有的疾病不一定按顺序出现,有的一发病就在气分甚至在分、血分;或由卫分直接分、血分;或两分兼病;或病已入营分、血分,而气分病仍在。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证候作具体分析,概要分清四者区别,又要注意...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86.htm

共找到895,0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