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病,莫先于分经表里,治表里之法,莫先于分汗下缓急,汗下迟早一差,变症百出,是以前人论治伤寒,有曰汗药宜早,下药宜迟,此二语紧要法也。曰宜早者,谓风寒之邪自表而入,即当速为发表,邪从表解,免其传里而病,即仲景所谓,觉病须臾,即宜早治,...
...之历史》一文,发表于同年12月《河南》月刊期第1号。 迅行1907年作《文化编至论》,发表于1908年8月《河南》月刊第7号。 树1910年8月15日《致许寿裳函》。 黄棘1912年作《〈越铎〉出世辞》,发表于1912年1月3日《越铎日报》...
...腹泻时身体消耗量大,恢复需要能量,饮食疗法是腹泻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虽然在腹泻时机体的消化功能会下降,但还保留了90%的吸收功能。腹泻期间按照腹泻的分期选择不同的进食方式。 腹泻早期宜进食清淡流食,如米汤或胡萝卜泥汤。将500克胡萝卜制成...
...赵嗣真曰∶详仲景发汗汤剂,各轻重不同。如麻黄汤、桂枝汤、青龙、各半、越婢等汤,各有差等。至于少阴发汗二汤,虽同用麻黄、附子,亦有加减轻重之别。故以加细辛为重,加甘草为轻,辛散甘缓之义也。其第一证以少阴本无热,今发热,故曰反也。其发热,为邪...
...伤寒之病,莫先于分经表里,治表里之法,莫先于分汗下缓急,汗下迟早一差,变症百出,是以前人论治伤寒,有曰汗药宜早,下药宜迟,此二语紧要法也。曰宜早者,谓风寒之邪自表而入,即当速为发表,邪从表解,免其传里而病,即仲景所谓,觉病须臾,即宜早治,...
...赵嗣真曰∶详仲景发汗汤剂,各轻重不同。如麻黄汤、桂枝汤、青龙、各半、越婢等汤,各有差等。至于少阴发汗二汤,虽同用麻黄、附子,亦有加减轻重之别。故以加细辛为重,加甘草为轻,辛散甘缓之义也。其第一证以少阴本无热,今发热,故曰反也。其发热,为邪...
...遵循,而无多歧之感矣。愿君渭川,才广学之不齐,南北方土之异宜,人身经络之支别,营卫营运之离合,以及脏腑脉理病情变化,莫不穷源竟委,洞烛机宜,以余之愚,犹复虚衷辱问,虽土壤细流,无裨大益。然其胸怀过人处,有非平常所可几及者。今以重刊《医衡》,...
...中暑 论小便不通用隔三之法 论伤寒传足经不传手经 论痰病类伤寒香港脚类伤寒 论伤寒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论伤寒太阳经再传 论相火为元气之贼 论阴火为心乘土位 论子宫之胞与溲胞不同 论治病不出气血痰郁 论心肺远血肾肝近血 论在内为血在外为汗 论天...
...治疗用药的原则,称“因地制宜”。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少雨,故其病多燥寒,治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多雨,其病多湿热,治宜清化。说明地区不同,患病亦异,治法应当有别,即使患有相同病证,治疗用药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如辛温发表药...
...病在表则发汗;病在里则清下;病在半表半里则宜和解;病有表复有里则宜和解。和解之法,视某经有某邪,用某经发表药一二味以散邪。视某经有里热者,用某经退热之药一二味以清里,和解表里,内外分消而病愈矣。仲景以桂枝五苓散,和解太阳里多表少之症;越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