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望重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语望重形容声调因病理性影响而低沉重。 【语望重】 简称“声重”。形容声调因病理性影响而低沉重。多因外感风寒或湿困阻,使气道不畅而致,如《素问.脉要精微论》:「....声如从室中言(混浊不清),是中气之湿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94.html

邪_病因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多指湿之邪。《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清邪居上,邪居下」。参见“湿”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uoxie-500.html

邪害清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邪害清指湿邪气。 【邪害清】 邪,指湿邪气;清,指轻清的阳气上通于头面的孔窍,如耳、目、口、鼻等。湿为重的邪气,与热邪相结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77.html

宣清导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温病条辨》宣清导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温病条辨》:宣清导汤【处方】猪苓15克 茯苓15克 寒水石18克 晚蚕沙12克 皂荚子9克(去皮)【功能主治】宣泄湿,通利二便。治湿温久羁,三焦弥漫,神志轻度昏迷,少腹硬满,...

http://zhongyaofangji.com/x/xuanqingdaozhuotang.html

静、松、降:运动降压的三字要诀_【中医宝典】

...的调整、血管舒缩的调节,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松,要求在活动中肌肉放松,降低外周血管的紧张度,使血管舒张,血压则不会上升。在活动时应想到血压下降,这样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刺激,使血压得到控制。 那么,根据这三字要诀,高血压患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324.html

学习中医要诀_【中医宝典】

...学习中医基础要诀 中医文化数千载,继承发扬称国粹; 中华儿女树信心,师徒互尊译古文; 简便廉验土单方,广大群众最欣赏; 望闻问切是基本,表里虚实辨病因; 切脉握准寸关尺,弦浮沉细论归经; 左须分清心肝肾,右必理清肺脾命; 六淫七情内外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839.html

清阳、阴_神气精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清阳”指体内轻清升发之气;“阴”指体内较重的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阴归六腑。」意思是说,阳主气,轻清上升,故清阳(主要指呼吸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ngyangzhuoyin-984.html

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湿温时疫治疗法》化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湿温时疫治疗法》:化汤【处方】川朴钱半,杜藿梗1钱,青子芩钱半,前胡1钱,佩兰叶1钱,大腹皮1钱,小枳实1钱,淡豆豉钱半,焦山栀钱半,紫金片2分(开水烊冲)。【功能主治】绞肠痧...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azhuotang.html

冬季护肤要诀_【中医宝典】

...只要掌握好三大要诀即可。 一要注意保温。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的天然屏障,具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和感觉的作用。北方地区冬季的气温常在零下,如果不注意保暖,在低温环境中,人体为保温,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就会收缩以降低循环血量,减少散热和腺体的分泌与排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7199.html

湿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见《丹溪心法·泄泻》。即濡泄、洞泄,俗称水泻。指泄泻因于湿伤脾胃所致。《证治要诀·大小腑门》:“湿泻,由坐卧湿处,以致湿气伤脾,土不克水。梅雨阴久,多有此病。”《医学传灯·泄泻》:“湿泻者,腹中不痛,所泻皆水;或遍身发肿,身热脉数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300.htm

共找到68,6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