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八章:忠臣孝子的伪装_道家_【文学360】

...大孝美名的舜,其父母可以不伦不类,很不像话,充分显示了舜的父母,是处在一个问题家庭中,是非不断,非常悲哀,因此舜才成为第一孝子。老子并不喜欢这样,由于一个人的坏,衬托出另一个人的好,那是不幸的事,希望每个家庭都和乐幸福。 “国家昏乱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3.html

老子第一章:头头是道,有无主宾,玄元之妙_道家_【文学360】

...俯拾皆是。难怪后人有强调红楼梦部道。甚至赶上现代的时髦,又部禅学了! 闲话不说,书归正传,由老子第一章的“有、无”与“有名、无名”问题告一段落。跟着而来的,便是“常无、常有”的附带问题。我们既已认可首章的 “无”与“有”两个字...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1.html

老子第十九章:“王”“贼”并列的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章:“王”“贼”并列的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章的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的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的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老子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现在再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的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老子第二章: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是以不去。” 老子的首章而接连这章的全段,很明显地看出自形而上道的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的道理,自始至终,是要人匆作祸首、莫为罪魁的教示。但是,归说,后世用归用,完全不是老子的那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荒唐言,把辛酸泪。全诗赏析

...弥天大谎”,所以作者是以愤恨的心情写出“满荒唐言”的。由于作者在中对许多人物抱有同情感,所以自己是饱含着“把辛酸泪”来写这部著作的。惟恐后人不知的真实意图,故云“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鲁迅<绛洞花主>小引:“红楼梦单是...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1003.html

老子第二十章: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_道家_【文学360】

...,放得下便可。但是,你躲到深山野地去,有许多人还是会千方百计找你出来,你有道啊,要你干这干那,绝不放过你。这就是“欲世相忘却大难”了。所以老子最后只好骑着那匹青牛,悄悄逃出函谷关去了。 老子这第二十章,实际上全部在阐述前面所说“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8.html

老子第七章:老子的不自偷生_道家_【文学360】

...世界,这个天地之间,就绝对没有一个真正的大公了。 到此,有关公和私的辨别问题,且让我们再看看所谓道家思想学术中另有名的学说,那便是阴符经中一个类同的观念。不过,比老子所说更为深刻。阴符经:“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这种理论,无异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3.html

老子第二十章: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_道家_【文学360】

...十们,介于出世入世之间的,却可在高士传里找出典型。 现在我们只就一般所熟悉的,由乱离时期到治平时代的两位中间人物,作为近似老子所说的修道者的风格。在西汉与东汉转型期中,便有严光。在唐末五代末期到赵宋建国之间,便有陈抟。 严光,字子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0.html

南怀瑾的生活_文学家_【文学360】

...下山后顿感“人”味颇重,实在受不了,便燃起香烟,把“人”味赶走,其实并没有吸进肺里。南先生的吸烟与众不同,倒更象种把玩,幽雅的很,空气中也没有讨厌的烟气。 与人为善 南怀瑾1971年,南怀瑾受聘于台湾辅仁大学,正式开设易经课程,可是课只...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81.html

共找到898,2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