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疼痛之症。再加失笑散、金铃子散行气化瘀止痛以加强止痛之效。同时以党参、黄芪补中益气,薏苡仁、山药健脾止泻,小茴香、桂枝温脾暖宫,温通经脉。若患者经期前后伴有腰痛则加川断、狗脊,经期伴呕吐者加小半夏汤以降逆止呕。(全文完) ...
...目的在于时时发挥药效,驱邪起疴。案二中茶饮方立足于益气养阴,调理脾胃,作为主方治疗的一种补充,对于慢性疑难病虚实夹杂者尤为适宜。...
...心包。有的兼夹湿、夹痰,郁而化热伤阴,耗伤营血。因此应早期治疗,防止传变。四是危重期邪热炽盛,内陷心包,可见动风惊厥或痰蒙窍闭神昏等。 辨治要点 高社光治疗甲型H1N1流感强调以下4点: 辨病因:甲型H1N1流感有明显的季节性,首当明辨时令异...
...疏通,五官自身血络要宣通,故五官(主要指耳鼻咽喉)疾病,当从少阳立论,治以运枢机,升清阳,降浊阴,和清窍。耳病应开肺通心,益脾滋肾,总以枢转窍和为宜;鼻病应胆肺同调在前,调脾益胃善后,前后未离少阳;咽部疾病应和胃利胆,益气生津,皆为窍通。 ...
...加减,继服12剂后痊愈。半年来多次随访未见复发,病者已恢复正常教学工作。 刘某某,女,52岁,农民。1982年4月7日初诊。频吐涎沫40余天。患者于2月28日突然发生恶心呕吐,频吐涎沫,上脘部疼痛,在当地治疗半月无效收住院。经用补液、抗结核...
...阳两虚之证。如再造散即益气助阳兼解表证之方,黄芪在方中可补元气,固肌表,助药势,有助于驱邪外出。 补气升阳 黄芪补气,味薄而主升清,本身就有一定升提清阳作用,如配伍人参、白术、柴胡、升麻之品,则可升发脾胃清阳,主治中气下陷之久泄、脱肛、胃下垂、...
...准绳。”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陈氏验案可以效法。 外感头痛: 外感头痛多责之风邪为患,经言“头为诸阳之会”、“高巅之上,唯风可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祛风散邪是其治疗大法。 案一:人有头痛如破,无一定之位者,饮酒之后,当风而卧,...
...关键词:儿童咳喘 验案 中医药治疗 标本从治 儿童慢性支气管咳嗽哮喘,好发于“五一”和国庆节前后。在此冷暖交替、气候多变之际,易得伤风感冒,从而引发咳嗽哮喘。中医运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顾,扶正固本”的原则,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疗,...
...茯神15克,党参15克,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夜交藤30克,泽兰叶20克,炒枣仁15克(打),柴胡10克,炙甘草6克。7剂,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至14剂时,眼肿大减,下肢亦未肿过,梦已不多,睡眠转佳,但是入睡尚难。舌胖大而暗,脉弦细...
...□高莉 高敬力 孟宪红 郝瑞芳 河北省鸡泽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高社光,以善治疑难杂症和外感热病而著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跟师所见4则病例介绍如下。 案1 食滞中脘,胃失和降不得卧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