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十二起止歌_《针灸大成》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足胃头维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十二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

http://qihuangzhishu.com/1043/180.htm

汇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 朝代:? 年份:? 叙 自序 凡例 卷之一 折量分寸 头面部第一 前发际旁行凡七 头中行.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却行至风府.凡. 头第二行直眉头.挟中行各一寸半.却行至玉枕.凡十. 头第三行直瞳子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xuehuijie/index.html

相应三十七_《扁鹊神应针灸玉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丁、己、辛、癸。一时十,五六三十,两手两足相对,共计六十。一时平取十二经之原,亦可遍而已矣。“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云∶宁失其,勿失其;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古人云∶有∶弹、捻、循、扪...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queshenyingzhenjiuyulongjing5708/300-3-0.html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_《针灸资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临泣二.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针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忌同.素注云灸五壮.足少阳有临泣矣.此亦有之.盖此乃头临泣也.目窗二.在临泣后一寸.针三分.灸五壮.今附.三度刺,目大明.正营二.在目窗后一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zishengjing/660-4-3.html

十二的解释_十二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春秋的別名。 六經和六緯的合稱。 易上下經及十翼的合稱。 儒家的十二部經書。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立石,刻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為十二經。...

http://hanwen360.com/c/93386.html

侧胁左右十二_《针灸资生》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侧胁左右十二)章门二.一名长平.一名胁 .脾之募.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针六分,灸百壮.明云、日七壮.止五百.忌同.(难疏.藏会季胁.章门也.脏病治此.是胁骨下短胁在脐上二寸两旁九寸.)京门二.一名气...

http://qihuangzhishu.com/660/26.htm

十二刺应十二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二曰报刺,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8-7.html

《针灸聚英》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 窦氏 子午流注开阖 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 十二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东垣针法 治例 伤寒 杂病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咳嗽 便血 咳逆 疠风 痫 疮 水气 香港脚 喉痹 淋闭 眼目 腰痛 损伤 妇人 小儿 戒...

http://qihuangzhishu.com/929/index.htm

《针灸聚英》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窦氏 子午流注开阖 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 十二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东垣针法 治例 伤寒 杂病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咳嗽 便血 咳逆 疠风 痫 疮 水气 香港脚 喉痹 淋闭 眼目 腰痛 损伤 妇人 小儿 戒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juying/index.html

共找到234,0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