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治验_《痰火点雪》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故鸣。经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诊两手脉皆浮数,为病在表也。可汗,直断曰∶风随汗出。以火二盆,暗置床下,不令病患见,之入室,更服麻黄剂,乃闭其户,从外锁之,汗出如洗,待一时开户减火,须臾而汗止,泄亦止,风非汗不出,故...

http://qihuangzhishu.com/752/76.htm

辨正蒋问斋略伏邪篇_《温热逢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按∶伏邪之名,从前未经道及。自蒋问斋着略十三篇,煌煌然着伏邪之名,而伏温一病,始昭然大白于天下。惜乎其所撰伏邪篇,历引内经、仲景之文,既详且备;而羼入吴又可募原之论,谓伏邪即与温疫同条共贯。殊不知温疫之邪,从口鼻吸受,所受者湿秽之邪,...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fengyuan/813-5-2.html

和论述贪色致病_【中医宝典】

...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姬彪(公元前557~532年在位)得了一种疾病,经过晋国的官医诊治不见好转,就向秦国请求援助。秦国的秦景公派名医和前去出诊。 秦国在春秋时期出过几个名医,如前边说的缓。他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9.html

头汗如_《疫疹一得》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头为一身之元首,最轻清而邪不易干。通身焦燥独头汗涌出,此烈毒鼎沸于内,热气上腾,故汗出如。...

http://qihuangzhishu.com/325/49.htm

缓诊断膏肓之病_【中医宝典】

...为了“破解”这个噩梦,尽管晋景公恢复了赵氏孤儿的世卿地位和封地,但是桑田巫给他下的“死刑判决”却难以更改。 晋景公并不愿甘心等死,听说秦国有一个名医叫“缓”,善于诊病、疗疾,于是就派人到秦国请缓来诊治。 秦国名医缓还没有来到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0.html

吐药的功用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吐药,吐毒物、宿食、痰涎,主治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的病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752.html

酸苦泄为阴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酸苦泄为阴指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能导泻的,其性质属于阴。 【酸苦泄为阴】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吐;泄是泻。酸苦二味的药能催吐能导泻的,其性质属于阴。例如胆矾味酸,瓜蒂味苦,能催吐;大黄味苦能泻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20.html

”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的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廣韻》良己切《集韻》兩耳切,𠀤音里。妯娌。見前妯字註。...

http://hanwen360.com/k/5A0C.html

吐禁例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吐禁例指有以下情况的,不宜使用吐法。 【吐禁例】 有以下情况的,不宜使用吐法:手足寒冷的;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脉微弱或虚大无力的;气虚而胀,不能运化,不可误认为实证;虚喘不安;脚气冲心的;病人恶寒而不想盖衣被的,这是内真热而外假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59.html

共找到71,8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