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题辞_《慎柔五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夫医病者,无一定之治,然不可无一定之。譬如同一病也,有主于扶阳之说者,以扶阳之同归。《内经》云∶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亦此意也。乃浅夫窥其一隅,遂欲此非彼,岂穷本达原之论乎?今按慎柔之案,合之慎柔之,若左券焉?固无所不验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rouwushu/816-14-0.html

和论述贪色致病_【中医宝典】

...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姬彪(公元前557~532年在位)得了一种疾病,经过晋国的官医诊治不见好转,就向秦国请求援助。秦国的秦景公派名医和前去出诊。 秦国在春秋时期出过几个名医,如前边说的缓。他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9.html

提要_《仿寓意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仿寓意草》二卷,有清丹徒李文荣冠仙着。先生表字如眉老人,有《知必辨》一书,本社已刊入木版医药丛书第一集。读是书者,咸佩其议论翔实,非斫轮老手不能道只字。本书为其治验案,所记多棘手之症,所用无怪诞之方,而论病之透辟,足与西昌颉顽。较诸《...

http://qihuangzhishu.com/151/1.htm

缓诊断膏肓之病_【中医宝典】

...为了“破解”这个噩梦,尽管晋景公恢复了赵氏孤儿的世卿地位和封地,但是桑田巫给他下的“死刑判决”却难以更改。 晋景公并不愿甘心等死,听说秦国有一个名医叫“缓”,善于诊病、疗疾,于是就派人到秦国请缓来诊治。 秦国名医缓还没有来到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70.html

张声驰序_《原》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昔外父章次柯先生尝云∶万事万物,各有其原。儒之道原于孔孟,之道原于歧黄,歧黄之《灵》、《素》,乃医书之大原也。汉之张仲景深参《灵》《素》之秘,人称南阳圣,所传《伤寒》《金匮》,后世奉为圭臬。晋唐以下,代有传人,着书之多,汗牛充楝,其上...

http://qihuangzhishu.com/713/5.htm

问经典开思路_【中医宝典】

...恩师张学文教授在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50余年生涯中,问经典而思路开阔,法崇先贤而师古不泥,积累了丰厚的临床经验和学术心得,特别在温病、急症以及血瘀证、中风、中医脑病等疑难杂症方面造诣颇深,自成风格。我们有幸跟师临证学习多年,受益颇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51.html

卷四十五·学校考六_《文献通考》

...史(史,史孝厚者也。 微其礼者,依违之言,求而不切也。)《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太学,天子袒而割牲,酱而馈,爵而,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三老、五更,互言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冕而总干,亲在舞位也。周名大学曰东胶)。 《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944.html

贽》原文-出自《春秋繁露》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贽》 1、贽:凡贽,天子用畅,公侯用玉,卿用羔,大夫用雁。雁乃有类于长者,长者在民上,必施然有先后之随,必然有行列之治,故大夫以为贽。羔有角而不任,设备而不用,类好仁者;之不鸣,杀之不谛,类死义者;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3083.html

的解释_说文解字""字解释_康熙字典的意思

...拿着:~刃。~鞭。~笔。 掌握:~政。~教(jiào )。 捕捉,逮捕:战败被~。 坚持:固~。~意。 实行:~行。 凭单:回~。 朋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 姓。...

http://hanwen360.com/z/6267.html

房事养生中的禁忌_【中医宝典】

...增长的迷信思想存在,俗以为禁绝房事可以使精力得到储存,并因此而影响到其他事物也产生类似的效应。 《素女经》中也有此类劝诫。其言曰:“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毕,闭精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508.html

共找到98,3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