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针灸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毫针 ★灸法: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拔罐: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709.html

毫针持针法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皮肤,然后行针。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弯曲。进针时,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1.html

络)拔罐_拔罐基础_【中医宝典】

...将施术部位消毒后,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出血量要求,先用三棱针由外向内点刺或用梅花针等叩打局部微微出血,然后拔火罐,可加强的疗效。 此法应用较广泛,但施用本法时须严格遵守要求,以免发生意外。如用于疖肿疮痈时,先在局部用碘酒或酒精...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853.html

内经针法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补泻。...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8.htm

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的一种。即刺入很浅,并很快拔针,不伤肌肉,如拔毛状。这是古代应用于治肺病的一种针法(《灵枢·官针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anci-2392.html

豹文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五的一种。即在患病部位的前后左右多处刺破小血管,排出郁血。这是应用于治疗心病的一种古代针法(《灵枢·官针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aowenci-2395.html

《官针》篇论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九种不同的。(1)、输:“输刺者,诸经荥输、藏腧也。”这是一种五脏有病时的针治方法。如脏腑疾病,可取有关经脉的肘膝以下的荥穴输穴,以及背部相关的五藏俞(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2)、远道:“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3.html

针法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当毫针刺人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穴内者称为留针。留针是毫针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针刺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延长刺激作用,还可以起到候气与调气的目的。针刺得气后留针与否以及留针时间久暂...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8.html

毫针持针法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皮肤,然后行针。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弯曲。进针时,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3.htm

关于针法补泻作用的论述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至于经脉为流行之道……乃是因其气血往来,而顺逆行针也。大率言荣卫者,是内外之气出入;言经脉者,是上下之气往来。各随所在顺逆而为也。”认为针刺补泻离不开营卫气血的深浅出入上下往来。以顺其气为补,逆其气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7-3.html

共找到786,6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