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发热 (一) 【辨证】肝胆火郁。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调经。 【方名】达气养营汤。 【组成】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陆氏三世医验...
...1.西医药治疗 (1)高热病人酌情补液。 (2)者给予补充血容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3)出血者给予止血药物。 (4)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脱水。 2.药治疗 (1)发热期:恶寒商热,头身疼痛,呕吐,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濡数。治法:解表清气...
...《脉经》曰∶脉大无力为阳虚,脉数无力为阴虚。无力为虚,有力曰实。病夫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则成热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潮热者,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者,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世间发热,证类伤寒者数种,治...
...不规则发热指发热持续时间不定,热势变动并无规律,见于时行感冒、风湿热所感等。治疗原则“热者寒之”,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
...临床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小儿感冒,无论是外感风寒或风热,都可引起发热。治疗大多以内服给药为途径,但常因中药煎剂的浓烈味道或苦涩而不易被小儿接受。临床用中药青蒿一味煎汤给患儿洗浴,小儿易于接受,效果显著。...
...,上唇微肿如卧蚕,或有珠泡子;有麻痘热者,耳、鼻、脚梢、中指冷,腮赤喷嚏,唇红,肌肤绷紧。发热种种相类,初起当先询问父母,已出痘未?如未患痘,仔细认证,盖麻痘误用下药必变,且真伤寒证,亦必表证已罢,日晡潮热方敢下之。阳证为实阴证虚。凡实热面...
...中药处方(一) 【辨证】肝胆火郁。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调经。 【方名】达气养营汤。 【组成】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陆氏三世医验》...
...[证候] 发热不甚,午后明显,热难速已,或身热不扬,胸闷脘痞,头重如裹,身重而累,不欲饮食,渴而不欲饮,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故见发热;湿为阴邪,阴邪自旺于阴分,故出现午后发热明显;湿性黏滞...
...凡妇人产后,阴血虚,阳无所根据,而浮散于外,故多发热。治法用四物汤补阴血,而以炙干姜之苦温从治,收其浮散,使归根据于阴。然产后脾胃虚,多有过于饮食伤滞而发热者,误作血虚则不效矣。但遇产后发热,若胸膈饱闷,嗳气,恶食,泄泻等症,只作伤食治之...
...《治法纲》曰∶内伤发热,则从内自汗出,六脉微弱,或右手气口大三倍于人迎,按之无力,浑身酸软或痛,倦于言,动怠惰,属内伤元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加减。发热甚于午后,遗滑,或咳嗽有红,皮毛枯槁,属阴虚,热久则变为骨蒸劳极,治法如劳瘵条下。又有伤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