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何谓成人之美?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成立而后已。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
...1、兵略训: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广而贪金玉之略,将以存亡继绝,平天下之乱,而除万民之害也。凡有血气之虫,含牙带角,前爪后距,有角者触,有齿者噬,有毒者螫,有蹄者趹。喜而相戏,怒而相害,天之性也。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
...为了驱解烦热,都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他们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处的。 一二两句写仔细寻觅纳凉胜地。三四两句则展开了对它的美妙景色的描绘:“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晚风初定,...
...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
...而心未尝死者乎! 2、览冥训:昔雍门子以哭见于孟尝君,已而陈辞通意,抚心发声。孟尝君为之增欷歍唈,流涕狼戾不可止。精神形于内,而外谕哀于人心,此不传之道。使俗人不得其君形者而效其容,必为人笑。故蒲且子之连鸟于百仞之上,而詹何之骛鱼于大渊之中...
...不廉;不受金,则不复赎人。自今以来,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矣。”孔子亦可谓知礼矣。故老子曰:“见小曰明。” 12、道应训:魏武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而数胜。”武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其独以亡,何故也?”对曰:...
...同“ 耳提面命 ”。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像这些关于卫生的教条,就是现在看起来也是很合乎科学的。而对于 秦始皇 ,也俨然就像在耳提面训的一样。”...
...两阶铜人训 言之有臧。托乎多士;言之不臧,绝之由己。无曰莫传。宣于四海;无曰莫闻,响震万里。枢机之发,荣辱之征;怨岂在大,纤介是兴。...
...度训:天生民而制其度,度小大以正,权轻重以极,明本末以立中,立中以补损,补损以知足,□爵以明等极,极以正民,正中外以成命,正上下以顺政,政以内□,□□自迩,弥兴自远,远迩备极终也。□微补在□□,分微在明,明王是以敬微而顺分,分次以知和,知...
...若无智,有能若无能,道理为正也。故功盖天下,不施其美;泽及后世,不有其名。道理通而人伪灭也。 8、诠言训:名与道不两明,人受名则道不用,道胜人则名息矣。道与人竞长。章人者,息道者也;人章道息,则危不远矣。故世有盛名,则衰之日至矣。欲尸名者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