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主要方法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设“四时调摄笺”专论顺时养生,并在四时总论之后,分论了十二个月养生的“事宜”、“忌”、“修养”、“导引坐功图”等,使四季逐月养生程式化。 另外,《内经》还提出“一日分为四时”的观点,一日之中,早晨、中午、傍晚、入夜,人体阳气如四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56.html

节欲葆精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有节制,自然,男女欲是正常生理要求,欲不可绝,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适度,不使太过,做到既不绝对禁欲,也不纵欲过度,即是节欲的真正含义。节欲可防止阴精的过分泄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于身心健康。在中医养生中,如房事保健、气功、导引等,均有节欲葆...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8.htm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三宝,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htm

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药物养生的具体应用过着眼在补、泻两个方面。用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但药物不是万能,如果只依靠药物,而不靠自身锻炼和摄养,毕竟是被动的,消极的。药物只是一种辅助的养生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应掌握如下原则。一、不盲目进补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1.htm

调摄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种痘调摄最为紧要,自始至终,不可稍忽,如避寒热慎饮食是也,天气严寒,盖覆宜温燰,勿使受寒,恐被寒气所触,则痘不得出,亦不可过于重绵叠褥,使热。气壅滞,致痘不宣发,天气温暖,盖覆宜适中,恐客热与毒相并,致增烦热,亦不可轻易着单露体,使...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487.htm

中医养生“三理”学说_【中医宝典】

...我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3种效应观。 第一层是生理养生。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95.html

宋元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贾铭著《饮食须知》等,又都丰富了饮食调养的内容。(三)提倡顺时奉养《内经》提出四时养生法则,到宋元时期不仅尊崇其说,而且增广其,从而丰富了顺时养老的内容。对于老年人,顺应四时的阴阳消长来保养身体,更为重要。故陈直指出,老年人要“依四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htm

起居作息与养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起居调摄主要指对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安排及采取一系列健身措施,以达到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目的。起居调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衣食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的养生措施都属起居调摄范畴。本章只介绍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服装顺时适体和排便保健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52/41.htm

清心养生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在发展中形成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点,并特别重视清心与养生的研究。 养生之道,贵在得“”。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不但要有清心的健康精神,还要有适性适人的养生方法。因此,要掌握中华养生之道,还必须讲究具体的清心术。 静思冥想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7.html

调神养生_【中医宝典】

...对心神的怡养、情志的调摄等方法,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的高度统一,以延年益寿。 一、注重养神 注重调养精神,是养生寿老的重要方面。由于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对生命的存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于养神的方法主要有: (一)虚静养神:调神摄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906.html

共找到442,1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