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病人的顾虑,避免各种不良的诱发因素。心率、节律、疼痛性质、疼痛时间及用药后是否好转,是断定心绞痛是否缓解的指标之一。夜间要多询问病人,因心绞痛经常在夜间或清晨反复发作。疼痛剧烈或加重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2、饮食应给予低脂肪、低...
...血小板制剂 抗血小板聚集药在心绞痛治疗中占重要地位,对心绞痛疗效 肯定,对心肌梗死有预防作用。 (1)阿司匹林 目前建议常用剂量50~100毫克,每日一次。 (2)双密达莫(潘生丁) 25~50毫克,每日3次。 5.肝素 肝素通过抗凝血酶,...
...每天300毫克,分4次服;维持量每天300毫克,分2次服。 8.室安卡因:用于防治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室性早搏疗效尤为显著,对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的病人常可奏效。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反应。口服一天2次,每次400一600毫克...
...认为中枢神经在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中并不起主要作用。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生频率不被α-肾上腺素能阻滞药、血清素受体阻滞药、抑制血栓素A产生和服用前列环素减少。乙酰胆碱能诱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缺血发作,但不能诱发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的...
...偏小和千篇一律。其实,抗心绞痛药物的剂量范围较宽,病人的个体差异也较大,因此用药时宜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佳疗效而无明显不良反应为止。 三、合理选用药物 心绞痛病从用药时,要考虑其是否伴有合并症,如伴有房颤、心动过速,可选用...
....突然停用抗心肌缺血药物(包括硝酸酯、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某些急性因素如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炎症触发及发展。冠状动脉痉挛,斑块内出血...
...(一)治疗 1.常规治疗 (1)一般治疗:镇静、吸氧、心电监护,去除病因,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2)药物治疗: ①硝酸酯类药:通过其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可有效地终止心绞痛发作,也可预防发作。由于多数病人...
...精神病学家对一些最常处方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的糖尿病相关性和其他代谢不良作用感到关注。这是在5月17日美国精神病学学会(APA)年会旧金山会议上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精神病学家中,有2/3以上关注与一些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有关的...
...种药还可交替使用。如硝酸甘油无效可换硝苯地平粉,反之亦然,短期内反复发作者可给予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 2.预防痉挛发作 首选钙拮抗药,并可配合使用硝酸酯。目前认为二者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 钙离子拮抗药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最有针对性。...
...。(2)相互作用:此药与其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导致神经改变伴有色觉障碍及罕见的其他视力紊乱或弱视,与苯妥英钠合用更易产生头晕,动作不协调及过度镇静的症状。应避免与富含酪胺的食物共食。(二)抗麻风病药抗麻风病药物中疗效较好、经验较多、...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