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厥阴病 厥阴病证是外感热病的最后阶段。病至厥阴阶段,邪正斗争的形势十分复杂,既可以是邪盛正衰,也可能是正胜邪退,病邪寒热夹杂,错综复杂,病变部位以肝肾为主,临床表现以寒热错杂、厥热胜复为特征。厥阴病主要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0.html

两感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两感是指一阳经与一阴经同时受邪发病。而这两经往往在经络上有表里关系。如太阳少阴两感,阳明太阴两感,少阳厥阴两感。“太少两感”证是指一开始即有太阳病与少阴病的症状。两感强调阳经与阴经同时受邪发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2.html

少阴病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少阴病 少阴病证是外感热病最危重的阶段,常由太阴病发展而来,也可由三阳病演变过来。少阴病证的病邪主要是寒邪,也可是热邪,病变部位主要在心肾,虚弱是少阴病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根据病邪性质的不同,少阴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5.html

太阴病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太阴病 太阴病证是三阴病中较轻的证型,寒湿之邪侵袭人里,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正气已有不足,主要临床表现是下利,腹痛,呕吐,脉弱。可由三阳病发展而来,也可一开始即表现为太阴病。 主要临床表现:下利,泻下物多为清稀,可呈水样,也可见白色粘液,...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8.html

中医看待男性不育_中医辩证病因辩证_【中医宝典】

...中医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历史也很悠久,中医古籍《辩证录》曾记载:“凡男子不能生育有六病,六病何谓?一精寒、二气衰、一痰多,四相火盛,五精稀少,六气郁”。 这六病实际上是造成造成男性不育的六种病因。 ● 所谓精寒是指下焦虚寒,命门火衰,排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16.html

融在医古文中的“六经”语辞--“六经”与医古文(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罗根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与中医药学关系甚密,故医古文中多有引述“六经”之语句的情况。出自于“六经”的“膏肓”、“二竖子”(以上见《春秋左氏传》)“十全之上工”(见《周礼·天官》)等名词几乎在中医典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67.html

寒热错杂证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寒热错杂汽机逆乱所致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病机分析:本证以寒热错杂为特征。热邪伤津,则口渴欲饮水(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热邪停留于上,气机不畅上逆所致;寒邪停留于下,脾胃...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47.html

少阴热化证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热邪伤阴,阴虚火旺所致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心烦,心悸,不得卧或失眠,脉细数,或发热日轻夜重,咽干口燥,欲饮水,舌红或绿,苔少或剥或光。 病机分析:本证以热邪伤阴,阴虚火旺为特征。 热邪伤阴,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则心烦,心悸,不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57.html

阳明经证_中医辩证六经辩证_【中医宝典】

...本证是里热炽盛,肠胃有实热之邪结聚所致的病症。 辨证注意点:本证为里实热证,抓住主要临床表现,尤以日哺潮热,大便不通为主要见症。 阳明病为邪正斗争最激烈的阶段,随着病程的进展,若正气出现不足,病邪亦逐步消退,可向少阳病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361.html

六经_经络腧穴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六经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 【六经】 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273.html

共找到7,3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