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摄生众妙方》健脾化痰丸 《衷中参西》健脾化痰丸 《医学衷中参西录》健脾化痰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摄生众妙方》卷六:健脾化痰丸【处方】半夏2两半,南星2两半(切作十字块,以长皂角肉1两半,明矾1两半,煮汁20碗,浸2味,...
...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梅核气”一名首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有关病证记载最早却见于战国晚期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其曰:“心脉大甚为喉营”...
...辛凉清肝之燥,疏肝之郁而升发之,使不下陷;若不应者,是脾虚不能升载肝气也,加健脾以托之。若以苦寒清心,心肝木火之邪一齐下溜,搏于肾阴,愈令勃勃欲出矣。大抵兼升、兼开、兼滋、兼敛,而不可清降也。此证男妇皆有,若湿热盛者,可加苦寒、咸寒以坚之。...
...□ 王世彪 何继红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 木蝴蝶苦寒,性升,轻散理气,为治咽喉疾患的常用药,常用于治疗咳嗽、喉痹等证,亦有疏肝止痛之效,如《本草纲目》:“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二药配伍,一升一降,升散理气,降逆顺气,...
...《仁术便览》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又兼四物养脾阴不足。南星(姜煮) 大半夏(姜矾煮,各四两), 陈皮(四两) 苍术(泔浸炒) 白术(炒) 芍药(炒。各四两) 香附米(童便浸炒) 栀子(炒) 栝蒌仁(炒) 茯苓 贝母(去心。各三两) 枳实 神曲...
...核气以咽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梅核气以咽喉异物感如梅核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 中医认为梅核气主要因情志...
...,即言喉间有物。汉代《金匮要略》描述了妇人“咽中如有炙脔”的症状及治疗。 简介 病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白梅 白梅花 半夏(图) 橙皮 枸橘叶 蜡梅花 绿萼梅(图) 麻黄根(图) 梅花 蜀葵(图) 中药主治:梅核气 白残花 半...
...益气健脾、疏肝活血法治疗,完善了治法;对于乳癌术后调治抗转移,主张扶正祛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正本充实,邪不可干。1987年“浆细胞乳腺炎瘘管期的临床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2年“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
...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其余四指辅助,先行按揉该穴1分钟,再用力横向弹拨该穴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为好。可疏肝利胆、调和经气。 振胸膺 坐位,先用右手从腋下捏拿左侧胸大肌10次,再换手如法操作。双手手指交叉抱持后枕部,两肘相平,尽力向后摆动...
...目录 《便览》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 《仁术便览》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便览》:健脾化痰开郁行气丸【处方】南星(姜煮)4两,大半夏(姜矾煮)4两,陈皮4两,苍术(泔浸,炒)4两,白术(炒)4两,芍药(炒)4两,香附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