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胜情法”调七情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以情胜情法”又称“情志制约法”,具体可分为“五脏情志制约法”和“阴阳情志制约法”。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体验及相应心身变化。 对影响心身健康不良情绪调节,可根据中医学情志相胜”之理,运用“以情胜情法”来调节太过七情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184.html

《黄帝内经》论情志_【中医宝典】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合称。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意总称。《黄帝内经》将其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0.html

何谓中医“五脏六腑”_【中医宝典】

...并不是独立肾脏,而是泛指泌尿系统,包括膀胱等,脾也不是指独立脾脏,而是泛指消化系统,包括胃等。 那么中医所说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为读者介绍一下。中医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13.html

情志解释_情志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情感心志。 文選.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隋書.卷七十六.文學傳.序:「上所以敷德教於下,下所以達情志於上。」...

http://hanwen360.com/c/171565.html

情志过激 伤人正气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情志,中医称之为“七情”,是人体本来应有生理现象,是人体对于外界各种信息正常反应,也是人类进化后获得高级生命成果,一般不引起人体产生疾病。但是,“七情”之中任何一种情绪失去控制,就可能引起人体生理功能失调,从而产生疾病,中医称之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8.html

何谓癌前病变何谓原位癌_【中医宝典】

...恶性肿瘤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过程,人体上某些器官一些良性病变容易出现细胞异常增生,具有恶性变化倾向,这些异常增生具有癌变倾向病变称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恶性肿瘤发生前一个特殊阶段,从理论上讲,所有恶性肿瘤都有癌前病变,但实际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658.html

情志护理_【中医宝典】

...情志致病特点: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心情和情绪亦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过度兴奋或抑制,则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95.html

七情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七情基本概念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情志活动,是人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就称为五志。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不同反映,在正常...

http://qihuangzhishu.com/44/101.htm

中医情志学研究现代启示——读《中医情志学》有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怎么样态度是原样不变继承,还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这是一直以来中医界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态度。两种不同认识态度决定了两种不同研究思路。要进行中医学术研究,就必须首先面对和明确回答这一问题。《中医情志学》在其学术原则中旗帜鲜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829.html

《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七情和五志皆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七情和五志表现形式不一样。七情相对五志而言,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表现于外情绪。 情志,是七情和五志合称。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总称。五志,是怒、喜、思、忧、恐五种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共找到891,3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