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卷九·古人无忌讳译文

...曾子说:“回去到你的住处哭吧。”并且面向北悼念他。伯高死在卫国,有人向孔子报丧,孔子说;“这是因为端木赐(孔子的学生,字子贡,卫国人)才来见我,我要对着端木踢哭悼。”于是在子贡的内室门外哭,让子贡作这件事的当事人,说:“这是为你的缘故而哭悼...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4231.html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_《灵枢》

...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苑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傍取之。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对曰:积于上,泻人迎、大突、喉中;积于下者,泻王里与气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320.html

《卫气失常》原文-出自《黄帝内经》之《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卫气失常》 1、卫气失常:黄帝曰:卫气之留于腹中,搐积不行,菀蕴不得常所,使人支胁胃中满,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旁取之。 2、卫气失常:黄帝曰:取之奈何?伯高对曰:积于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0.html

三代以前,圣君贤相,创为医药,以济死生者也。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圣人也。后世辄言黄老之学,不知黄乃黄石公也。僦贷季 三皇时岐伯师也。定经络穴道、脏腑阴阳度数,以人法天地万物,理色脉而通神明,医之端肇于此。岐伯 黄帝时臣也。与帝更相问难而作《内经》,以垂教万世。伯高、少俞、鬼臾区 黄帝三臣也。发明五行,详论...

http://qihuangzhishu.com/346/9.htm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基本一致。伯高: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htm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基本一致。伯高:传说上古之经脉学医家,黄帝臣。晋代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撰《黄帝针灸甲乙经》,曾指出:“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色侯,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其论至妙”。可知伯高...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7-8.html

传说中的医学人物_【中医宝典】

...如故”。 综而言之,中国医学发展的启蒙时期,朴素经验的积累有过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即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巫”产生前的若干万年无数代人们医疗经验的积累和口耳的世代相传。这些经验的积累被后世学者誉归于伏义、神农、黄帝、岐伯、俞跗、伯高、鬼臾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46.html

管子輕重十 地數_《管子轻重篇新诠》

...天下而用不足,湯有七十里之薄〔三〕而用有餘。天非獨為湯雨菽粟,而地非獨為湯出財物也。伊尹〔四〕善通移輕重、開闔、決塞,通於高下徐疾之筴,坐起之費時也〔五〕。黃帝問於伯高曰〔六〕:「吾欲陶〔七〕天下而以為一家,為之有道乎?」伯高對曰:「請刈其莞...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160.html

地数·管子

...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此若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者下有铁...

http://wenxue360.com/guji/3654.html

《地数》原文-出自《管子》_法家_【文学360】

...坐起之费时也。黄帝问于伯高曰:‘吾欲陶天下而以为一家,为之有道乎?’伯高对曰:‘请刈其莞而树之,吾谨逃其蚤牙。则天下可陶而为一家。’黄帝曰:‘若此言可得闻乎?’伯高对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29.html

共找到1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