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有时变化多端,所以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警惕以防漏诊或误诊。 本病一般根据急性起病、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0%),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即可诊断。EBV特异性血清学检查,如:EBV的IgM...
...相应的症状。脑脊液中可有中等度蛋白质和淋巴细胞增多,并可见异常淋巴细胞。预后大多良好,病情重危者痊愈后也多不留后遗症。 本病的病程自数日至6个月不等,但多数为1~3周,偶有复发,复发时病程较短,病情也轻。少数病例的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而出现腹痛,误为急腹症。极少病例可有脑膜炎症状,脑脊液中有轻度细胞数增加,有瘫痪报道。在疾病初期有时可见红色斑丘疹,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北京协和医院报道45例中,症状发生率最高者为腹泻,计33例,大便每天2~7次,便稀,带少量黏液,...
...本病传染性不强,但流行时应予以就地检疫。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急性期患儿予呼吸道隔离,口腔分泌物及其污染物要严格消毒,宜用漂白粉、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隔离病人并无必要。患者恢复后病毒血症可能长达数月,故如为献血员,其献血期限至少...
...约30%患者可并发咽峡部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3%,临床表现似一般肾炎。脾破裂发生率约0.2%,通常多见于疾病的10~21天内。约6%的患者并发心肌炎。...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lymphocytosis)是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少数散发于成人。本病的特征为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多,其中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持续时间较长,症状较轻,且为非特异性,部分无症状或体征,而仅...
...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潜伏期成人为33~39天,儿童10天左右。起病缓慢。常有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发热为无定型,可以短暂微热,也可高热,体温高达40~41℃,热型为不规则性或稽留热,可持续2周以上。少数不发热。常伴有寒战,肌肉酸痛或多汗。...
...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主张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宜用漂白粉、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隔离病人并无必要。患者恢复后病毒血症可能长达数月,故如为献血员,其献血期限至少必须延至发病后6个月。本病免疫预防尚在探索中。...
...19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妊娠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时,应怀疑有HS存在,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本病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有主张急性期应呼吸道隔离,其呼吸道分泌物宜用含氯石灰、氯胺或煮沸消毒,但也有认为隔离患者并无必要。患者恢复后病毒血症可能长达数月,故如为献血者,其献血期限至少必须延至发病后6个月。 本病尚无可靠的预防性疫苗。减毒...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