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黄疸退黄法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加重趋势腹部胀热大便5日未更衣一次小便红赤不利小儿烦啼不已睡卧不安人暮身发潮热舌苔黄腻而干脉象弦滑不靖。证属湿热夹积滞不运气壅塞不通。治宜荡涤邪滞庶几黄疽可以消退而诸症自解。 处方:生大黄10克(后入)芒硝5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68.html

威灵仙大便_【中医宝典】

...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湿、经络、止痹痛、治骨鲠等作用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及诸骨鲠咽等证。此药之功尚不仅此亦可大便疗效亦佳。《本草正义》言:“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29.html

与大肠病_【中医宝典】

...与大肠病 居胸中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之经脉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生理功能是主传导排泄糟粕。 的病变主要是肺气宣失常表现为肺主气司呼吸功能的障碍和卫外功能的失职以及水液代谢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93.html

主肃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主肃指肺气宜清宜降。 【主肃】 “肃”有清肃之意。“主肃”是指肺气宜清宜降。由于居胸部以及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气、主治节、调水道等)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如肺气失就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975.html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 与大肠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生理上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则有助于肺气肃。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病理情况下若大肠实热内结气不通可影响的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44.html

脏行气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脏腑相合的一种理论。脏与之间通过经络和营卫气血的正常运行而保持生理活动的协调。六腑受纳、腐熟、消化、吸忟、传导、排泄水谷的功能就是受五脏之气的配合完成的。如胃的纳谷需脾气的运化;大肠的传导需肺气的肃;膀胱的排尿需赖肾的气化作用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10.htm

小儿系疾病_中医临床中医儿科_【中医宝典】

...透邪。若痰阻气道热邪闭而见咳嗽、气喘、喉喑、喉痹者则以肺气失为主治当肃泄热。宣发肺气法一般有清宣法和温宣法两种前者适用于风热闭后者适用于风寒束肺气法常用的有降气肃法和法两种前者有逆平喘之功后者有祛痰...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chuang/b32859.html

导滞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导滞即以疏导积滞为目标的泻下法。 【导滞】 即以疏导积滞为目标的泻下法。参见“寒下”法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33.html

主肃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肃”有清肃之意。“主肃”是指肺气宜清宜降。由于居胸部以及在体内所起的作用(如司呼及、主气、主治节、调水道等)决定了肺气必须在清肃下降的情况下才能保持其正常的机能活动。如肺气失就会出现喘逆咳嗽或小便不利等症。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zhusujiang-2286.html

泄(泻热)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用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方法。例如“寒下”之法之“润下”、“增液泻下”、“鹹寒增液”等法。指大肠。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ongxie_tongfuxiere-2628.html

共找到825,7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