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于导管介入治疗的常见先天性主要有:(1)房间隔缺损(中央型);(2)室间隔缺损;(3)动脉导管未闭;(4)卵圆孔未闭;(5)肺动脉瓣狭窄;(6)主动脉瓣狭窄;(7)动静脉瘘。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有封堵器堵闭和球囊扩张两项主要...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报道,对部分难治性心肌缺血患者来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够替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亚利桑那州图森VA医学中心的Birjiniuk V博士及其同事对经内科医生指示或自主选择登记的PCI或...
...低热等,少数巨大者可有黄疽、及出血倾向,血管瘤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者罕见。 介入治疗效果评价: 肝血管瘤主要是由充满血液、扩张的血窦组成,末梢栓塞剂停留在这些血窦中形成血栓,血栓机化、纤维化可使肿瘤转变为纤维瘤样结构,无水乙醇还可引起血窦...
...介入治疗1年后,结果基本相同。非手术治疗周围血管疾病(PVD)引起的腿痛,花费是手术的一半,且更容易。 ...
...国产支架急性血栓形成1例,股动脉穿刺部(腹膜后)大出血1例。 研究者认为,对非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性病变进行综合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可靠,再狭窄率较低,但多发性大动脉炎病变,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较动脉硬化病变高。...
...2008年,先天性心脏的治疗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出现新的突破。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并发症有望进一步下降 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虽然已有多年的介入治疗经验,但并发症仍然居高不下。统计资料显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在...
...本报讯(记者王雪飞)高龄老人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被送到医院,医生该进行介入治疗还是非介入治疗呢?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的研究人员近日在相关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治疗经验:75~88岁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可以显着降低住院...
...结构性心脏病是近几年才在国际上被提出的一类心脏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疾患等。其中既包括先天性也包括获得性疾病。9月18日~21日在山东临沂召开的“2008全国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及介入治疗研讨会”上,有关专家称,...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日前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医血瘀证积分也可以作为冠脉再狭窄(RS)的预测因子。加强中医证型、血瘀证积分等中医临床因素与RS的相关性研究,将为中西医结合有效防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运用“微创神经介入治疗”的方法进行止痛。 “微创神经介入治疗”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归为两类:神经毁损和非神经毁损。非神经毁损性治疗,是将麻醉药置于一个非常小的细管中,放到脊髓附近,药物会持续稳定地释放出来,有效遏制疼痛。神经毁损性治疗,是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