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流腮预后良好,且一般认为无特效治疗,故对流腮的治疗和休息多不够重视,其实及早治疗和休息对减少流腮的多脏器损害是有益的,可减轻患者痛苦,故当患流腮后,应对以下几方面予以注意。 (1)适当休息:适当卧床休息,可使病情得到顺利恢复并减少其它...
...流腮脑膜炎、脑膜脑炎多发生于腮腺肿大后第十病日内(65%一70%)。约25%病例与腮肿同时发生,少数病例(5%一8%)在腮肿前发生。以3—10岁组发病率最高(80%以上)。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90%一95%)、头痛(85%一100%...
...腮腺区前界为下颌支前缘,后界为胸锁乳突肌上部后突及外耳道,上界为颧弓下缘,下界平下颌角或低于下颌角 l-2 cm。引起腮腺区肿大的原因很多,可以是腮腺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体征,还可以是非腮腺的组织如嚼肌的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疫苗可否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流腮疫苗效价测定该用什么方法?流腮免疫策略应如何制定?针对流腮免疫预防的多项难点,由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福根主任医师主持的专项研究在国内率先获得了解题的答案。 由徐福根主任医师主持的...
...曾报告用大剂量紫外线照射治疗流腮59例,取得较好疗效,其具体作法如下。 用上海产的高压汞或石英灯,输出功率250瓦,波长280一320微米,用4级红斑量作用于腮腺及颌下腺区,照射面积根据肿胀的腮腺及颌下腺的范围定,每天1次。一般照射面积不大...
...由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向下、向前、向后的腮腺部位肿胀并疼痛,因而得了个“大嘴巴”的绰号。提及“大嘴巴”,不少人还存留着儿时染病时的记忆,可对于这种疾病的认知,仍存在不少误区。 认识“大嘴巴”,应绕过三大误区 误区一:腮腺不肿,...
...流腮病毒具有两种抗原,一种是病毒颗粒抗原——“v”抗原,即外膜抗原。它具有感染性,与致敏的红细胞吸附可起凝集。另一种为可溶性抗原——“s”抗原。此抗原无感染性,但有早期诊断价值。机体感染流腮病毒后,对2种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s抗体出现早,...
...血清流腮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虽能提示新近感染,但不能完全判定脑膜炎就是流腮病毒引起,因为在患流腮期间合并其它病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当脑膜炎的发生距离腮腺肿大前后较长时间的病例。此外流腮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而...
...流腮病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是除唾液腺外最常见的。多见于儿童,因小儿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差,故发病率高。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以脑膜炎最为多见。在不同流行中其发病率为11%一100%。一般认为只要作...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腮腺非化脓性肿胀,伴有疼痛。常见并发不同程度的脑膜脑炎,青春期尚可并发睾丸炎及卵巢炎。 病 因 病因 祖国医学认为“痄腮”是因感受风温,毒邪内侵少阳胆经,足少阳之脉绕耳而行,经脉失和,气血郁滞,壅阻于颈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