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两虚证_【中医宝典】

...气血两虚证指既有气虚之象,又有血虚之症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质淡嫩,脉细弱。 病机分析:本证以气虚证与血虚证并见为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71.html

虚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虚证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由于虚证的临床表现相当复杂。在此,仅介绍一些共同的、有规律性的表现。【临床表现】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很难全面概括,常见有的:面色淡白或...

http://qihuangzhishu.com/92/46.htm

心气饮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仁术便览》分心气饮治男子妇人一切气不和,多因忧愁思虑忿怒伤神,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遂意,使抑郁之气留滞不散,停于胸膈之间,不能流畅,致心胸痞闷,胁肋虚张,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四肢倦怠,面色痿黄,口苦舌干,饮食减少,日渐...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enxinqiyin.html

心气盛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又称心气实、心阳盛。心主血脉,藏神,其气过亢,可表现为神志或血脉的病证。《灵枢·淫邪发梦》:“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诸病源候论·心病候》:“心气盛,为神有余,则病胸内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髆腋间痛,两臂内痛,喜笑不休,心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95/838.htm

心气不收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心气不收指心气虚弱不能收敛。 【心气不收】 指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心有藏精神、主汗液的功能。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则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怔忡、自汗多汗或动则汗出等症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901.html

心气饮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 《普济方》分心气饮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分心气饮 《局方》分心气饮 《直指》分心气饮 《局方》分心气饮 《宋氏女科》分心气饮 《风痨...

http://zhongyaofangji.com/f/fenxinqiyin.html

中医望神之虚证少神2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虚证少神的形象为:目光呆滞,眼睑下垂,面色淡黄,沉微而散,头发作穗。 关键词:虚证少神。 虚证少神的形象为:目光呆滞,眼睑下垂,面色淡黄,沉微而散,头发作穗。 主病:脾气虚弱;气血双亏。 病例:睑废。脾气虚弱(重症肌无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936.html

中医望神之虚证少神1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虚证少神的形象:目无神采,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下颏青黑,沉浊色微。 关键词:虚证,少神。 虚证少神的形象:目无神采,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下颏青黑,沉浊色微。 主病:久病气虚阳虚;气血双亏;思伤心脾。 病例:阳虚胃脘痛。脾阳不振,肝木乘脾(...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935.html

四大虚证--经典补品_中医食疗药食同源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虚证,应该用不同的补品进补,才正确的有益的方法。 当今社会,工作繁忙,生活紧张,体力与脑力消耗很大,多数中青年人健康透支,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未老先衰”的征兆,也就所谓出现“乏力症群”、“亚健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b34495.html

虚证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曰∶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寒热之有虚也。曰∶其人本虚,以发战,战汗之皆因虚也。曰∶耳聋无闻者,阳气虚也。曰∶面赤戴阳者,阴不足也。曰∶无阳不能作汗,必身冷而脉迟也。曰∶客热不能杀谷,胃中虚冷也。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14-15.html

共找到364,3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