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认识疾病上,有完整的思想体系,较早地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理论,认为整体观与动态观是辨病辨证的源泉。对辨证论治中的学派之争,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处理。脏腑辨证与以方统病,先生提出“合之则兼美”。既要为病寻药,又要重视辨证论治。...
...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辨证与论治是两个密切相联的步骤,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为论治提供依据,要有效地治疗疾病,就要有一个正确的辨证。所谓辨证就是运用伤寒论》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要求医生在...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30~31摘要:中医外科学是研究和治疗产生于人体体表的一系列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经历代不断的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独特的治疗体系,临床诊治首先辨病,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成为其最主要的临床思维特色,现试就此做一...
...手少阴心经.为一身之君主.神明出焉.居左手寸口.与手太阳小肠为表里.心脏小肠腑.言其体.属南方丁火.言其用.心主血.其窍荣于舌.故舌为心苗.心和则舌音嘹亮.心又藏神.血气两全谓之神.精气之化成也.心平则神明不测.言其性情之杂着.心主臭.心...
...小肠实热证,是由于心热下移小肠所致的小肠里热炽盛表现的证候,以心火热炽及小便赤涩灼痛为审证要点。 【概念】小肠实热证,是由于心热下移小肠所致的小肠里热炽盛表现的证候,以心火热炽及小便赤涩灼痛为审证要点。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渴喜冷饮,或...
...中医治病之前,与西医一样,也要首先明确诊断,即患者得的是什么病。西医在诊断仆么病以后,往往就能对“病”,施治。中医则不然,因为中医更关心病人是哪个证型,然后对“证”施治,就是所谓辨证施治。 证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把...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辨病,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
...小肠实热证,是指心火下移,致小肠里热炽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心中烦热,口渴喜凉饮,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质红苔黄,脉数。 [分析] 本证多由于心热之邪下移小肠所致。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泌别清浊,今心移热于小肠,...
...痛却在左腹,按之痛不可忍,不许人按,医以为食积在大肠也,谁知是小肠之生痈耳。凡肠痈必屈其足,而今不屈足,似非肠痈之病。然肠痈生于肠内者必屈其足。在大肠者屈右足而不伸,在小肠屈左足而不伸也。若痈生于肠外者,皆不屈足。痛在左则小肠生痈,痛在右则...
...而气血津液的病变,也必然要影响到脏腑的功能。所以,气血津液的病变,是与脏腑密切相关的。气血津液辨证应与脏腑辨证互相参照。 一、气病辨证 气的病证很多,《素问·举痛论篇》说:"百病生于气也"。指出了气病的广泛性。但气病临床常见的证候,可概括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