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所主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所主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主肉,肾主骨。 五脏所主】 简称“五主”(见《素问.宣明五气篇》),即“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主肉”,“肾主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05.html

五脏所恶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所恶指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 五脏所恶】 简称“五恶”(见《素问.宣明五气篇》)。“恶”,有憎厌的意思。五脏各随其性能与气化而有所恶。所谓“五恶”即“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恶湿”、“肾恶燥”。...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04.html

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统的一些功能。 五脏之一。主要具有消化系统的一些功能,所谓“主运化”。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主要靠营养,能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所以说是“后天之本”。又能统摄周身血液,调节血液循环,使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105.html

水_水症状、治疗和预防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水是五脏水肿病之一。是由脾阳虚、失运化水湿的功能引起的水肿病。其基本征候特征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湿肿满,皆属于”的记述。《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气,小便难。”常兼见食少,面色...

http://jb39.com/jibing/PiShui251279.htm

饮食宜调和 五味补五脏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②_【中医宝典】

...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所以,我们在了解了五脏对五味的偏好及五味对五脏的利弊之后,才能充分运用饮食的差异达到养生的目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54.html

五脏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 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 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5-2.html

五脏_身形脏腑组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作用,并重视内脏的病理变化的反映,以及内脏之间与形体各组织之间的联系。为了和六腑相配合,五脏加上心包络,就是所谓的“六脏”。脏和腑的配合(又称“互为表里”腑为表,脏为里)是:心合小肠,合胃,肝合胆,肺合大肠,肾合膀胱,心包络合三焦。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zang-939.html

五脏五味补泻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酸泻之(赤芍药),实则泻子(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虚则补母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以甘泻之(甘草、参、),实则泻子(甘草)。欲软,急 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724.html

五脏异藏虚实异病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本神篇连前章)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宣明五气篇曰∶肝藏魂。五脏生成篇曰∶人卧则血归于肝。调经论曰∶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营出中焦,受气取汁,...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8-10.html

五行配五脏 平衡关乎健康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0.html

共找到760,63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