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针》篇法_《中医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各种法,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九变的“九”。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浅、深和发针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是针对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20-3.html

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二第七《官针篇》,又见《甲乙经》卷第二。凡刺有,以五脏。一曰半,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毋①令针伤多,如拔发爪②,以取皮气,此肺之。凡不减一分,今言半,当是半分,故以拔发爪,欲令浅,多则伤...

http://qihuangzhishu.com/106/98.htm

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有所胜。”③五脏化生的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悲、恐。《素问·阴阳象大》:“人有五脏气,以生喜怒悲忧恐。”④色之气,即青气、白气、赤气、黑气、黄气。《素问·》:“气护声之华。”谓五脏内在变化反映在外表上的种气色。青气自肝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022.htm

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是适应与五脏有关病变的种古代针法。即:半,豹文,关,合谷,输(《灵枢·官针篇》)。各详本条。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wuci-2466.html

节统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邪气而来血气,复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极深之,以下谷气也,三之外,又有之法,以五脏。一曰半,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也。二曰豹纹,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此心之应也。三曰关,直刺...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554.htm

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所妄见。冬夏分,泻其心火,火败气阻,故令人气上,发为诸痹。冬秋分,泻其肺金,津亡燥动,故令人善渴。凡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肝者日死,中肾者六日死,中肺者三日死,中脾者十日死。刺中五脏死期,并见于、四时逆从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16-6.html

九针九变十二节邪_《针灸甲乙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矣。故法曰∶始浅之,以逐阳邪之气;后深之,以致阴邪之气;最后极深之,以下谷气。此之谓也。(此文乃解后针道终始篇三至谷气之文也)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凡刺有,以五脏。一曰...

http://qihuangzhishu.com/661/76.htm

宜灸不宜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背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焦之间,鬲俞在七焦之间,肝俞在九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其中而痛解,乃其俞也。灸之则可,之则不可。武按∶血气形志、及遗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10-8.html

《官针》篇法_《中医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各种法,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九变的“九”。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浅、深和发针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是针对五脏...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1.htm

_《素问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各少阴经之所络傍者,手太阳之支正一,其穴在手小指及手外踝后五指,同身寸之寸也,中指中节,为同身寸之一寸。留针以致其气,足太阳之承山,足阳明之解溪一,上外踝寸,足少阳之光明,三针。此痫惊所脉也。六段旧误在通评虚实,与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suwenxuanjie/1290-16-7.html

共找到274,5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