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个节气十五天。随着惊蛰节气的到来,虽然雨水还会不定时的继续,但是春回大地的序幕也随之拉开。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在惊蛰时节,除了注意食疗保健,还要预防虫类出没,以免不小心对身体造成伤害。 海蜇皮做“雪羹汤” ...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在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
...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总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第八节气,小满在5月20-22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60°。小满的意义是指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 小满的拼音:xiǎo mǎn 小满的英语:Lesser Fullness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我们重点讲讲“风疹”的防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古代医家对此病早已有所认识。“风疹”的病因病机不外乎三点:一,湿郁肌肤,复感...
...本报通讯员 杨璞 惊蛰意味着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虫。让万物苏醒的并不仅是隆隆的雷声,还有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及地表的温度。因此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凤头百灵)唱山歌”,“惊蛰地气通”等。养生...
...[Y*D+C]-L 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5.63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惊蛰的C值=5.63。 举例说明:2088年惊蛰日期=[88×.0.2422+5.63]-[88/4]=26-22=4,3月4日是惊蛰。 例外:无。...
...提出的重要养生原则。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惊蛰时节,肝之阳气升发,易动怒,因此此时要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遇到事情,要控制情绪,忌妄动肝火。如体质特点...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
...惊蛰农事 冬虽过,倒春寒,万物复苏很艰难。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天气渐渐寒转暖,华北田野地化通。 春季生产掀高潮,从南到北忙春耕。 麦田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 大麦豌豆向日葵,突击播种莫再等。 大蒜栽种不出九,精细认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