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读《中医情志学》有感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从浩如烟海的文献提炼一种学说已属不易,为一种学说发展成一个新学科而构筑一套科学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则更为困难。由山东中医药大学乔明琦、张惠云二位教授新近撰著的《中医情志学》,在中医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就...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829.html

《内经》谈影响情志的十种因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角度阐述了经络与情志的关系。《素问·缪刺论》则强调了经络的异常可导致情志变化,说:“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灵枢·经脉》说:“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动则手心热……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44.html

《内经》中的情志养生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就可保持形体和心理健康,达到百岁。现实生活,高寿者大多性格开朗,情绪乐观,而急躁、焦虑、忧郁等性格常是产生疾病的土壤,甚至是早夭的原因。因此,常保持乐观心境,忌心浮气躁是情志养生的第一要务,所谓“高官不如高薪,高薪...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4.html

情志失调伤五脏_【中医宝典】

...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对于情志调节、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情志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209.html

常笑可养肺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笑不仅使人心情舒畅,还能保持心火不旺,心脏始终处于一种柔和的状态,对肺好处多多。 中医基础理论明确指出,“喜、怒、思、悲、恐”五志,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五种情志适当,对五脏保健十分有益;情志太过,就会损伤到与之相对应的内脏。悲伤...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5.html

不若前能自_【中医宝典】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邵雍(1011年~1077年),北宋经学家。北宋“五子” (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之一。他有一首养生诗对后人很有启发。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后能服药,不若前能自。” 首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733.html

调节情志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七情为人之常情,尽皆有之,但若情志过极,便能伤人致病。孕妇情志过极不仅损害自身的健康,而且因气血逆乱,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素问·奇论》已经提出:“人生而有颠疾者,……名为胎。此得之在母腹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

http://qihuangzhishu.com/79/29.htm

情志内伤_情志内伤的原因、情志内伤怎么办_查症状_【疾病大全】

...情志内伤也可以称作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属精神致病因素,是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七情本是正常的生理表现,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生理活动的耐受程度,使人体气机紊乱,阴阳气血...

http://jb39.com/zhengzhuang/QingZhiNeiShang343078.htm

情志--中医对心理学的论述_心理保健_【中医宝典】

...分类,对于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地位,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对于调神摄生的心理卫生等等,《内经》均作了原则性的总结,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是我们研究情志保健的宝贵资料。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论》序畅言养生的重要性,同时责怪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xinlibaojian/a1193.html

清心养生八法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有许多精辟的论述。《淮南子·原道训》说:“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内经》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可见神的充耗关系到人的壮和老;神的得失又关系到人的昌与亡。“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神是养生之本。 情志调节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17.html

共找到368,4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