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古代医学书目的学术特点_【中医宝典】

...义。[2]这对后世辨析此说源流,有着重要意义。 3.重理轻用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许多学术思想流派,但儒家思想一直主导着中国古代文化思想领域,特别是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社会的主体思想和文化精髓,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古代医学被列为正统学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70.html

沈佺期台湾

...上山采药,施送救治,拯救了许多病危军民的生命。此后近20年,沈佺期在台湾行医济世,带徒授,被台湾同胞尊为“”。 在台湾民间,每逢迎神赛会,便可以从彩旗上、画屏里看到“沈中丞悬壶问世”的故事图。图中的“沈中丞”就是明代末年的沈佺期。沈佺期...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209.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周礼·考工记·匠人》 受终于文祖。——《书·舜典》孔传:“文祖者, 尧文德祖庙。” 启乃下, 武王善,封之于 宋,立其。——《荀子·成相》 又如:祢(祢庙。祖庙与父庙) 祖父 [grandfather] 吾死于是。——唐· 柳宗元...

http://hanwen360.com/x/7956.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论述中国医学编年史为特点的医学通史著作的出现,当首推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先生在论述自己为何研究中国史学时指出:“世界医学昌明之国,莫不有医学史、疾病史、医学经验史、实用史、批判史等,以纪其历朝医事沿革,及其进化理由,且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一)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 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4.html

巫的流变与趋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巫是人类史前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巫产生以后,曾把人类医药的经验予以吸取、传承变异,给比较质朴的医药经验和朴素的知识披上一层灵光,在医学史上形成了一个巫合流的混杂阶段。夏、商正处在这个阶段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崛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htm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他说》第十八章:春秋两大名——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的思想,与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的。现在再作更进一步的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的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中国古代男性不育源流文献考_【中医宝典】

...关键词:男性不育 历史 文献考 中国古代对男性不育的论述,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尤其对男性不育的生理特点、病因病理、辨证施治等方面都不乏记载,曾有《男科全书》和《傅青主男科》等专著问世,但限于失传等历史原因,而未形成系统的独立专科。笔者初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9.html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简单介绍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用药原则大多正确而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该书为中国古代的药物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为学习中医药的重要参考书。 《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张仲景著于汉末。书中概括了中医的四诊、八纲、八法,理法、方药齐备,...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5.html

共找到442,6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