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些问题,但仍然改变不了诊断“滞后”的根本态势。 重心“前移”,治“未病”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解决的方法都在探讨中,发挥中医望诊的优势,进行体质辨识,在社区、医院、保健等部门,对健康人群开展中医望诊信息的收集,进行系统分析,摆脱靠感觉的...
...医院院长偏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行风建设。强调医院院长的“一岗双责”制很有必要,院长们把行业作风建设当成与管理并重的任务来抓才能真正抓出实效。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提出了改变糖尿病中医“三消”辨治思路,建议将消渴病改称为“糖络病”。 仝小林指出,《内经》时代提出“消渴”的病名,从目前糖尿病发展阶段看,上、中、下三消已不能代表糖尿病发展的主要阶段,不能简单地套用古代...
...养血,必先理气。人在未生病之先,可理气以预防。 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以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更要防病;不但防病,更要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应计划采取防变措施,这样才能掌握治病的...
...中医“治未病”说,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被提出来了。《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中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是非常超前和科学的,同样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毋庸置疑,中医“治未病”说的意义除表现在...
...2007年11月14日是首届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与儿童青少年”。 为此,14日10:00我国著名中医糖尿病及内科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
...□ 盛增秀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是当今国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对于“治未病”内容,一般将其归纳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三大方面,确实抓住了要点。但“治未病”的最高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治未病...
...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北京最早开展冬病夏治的医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该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国勤教授表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药外治法中体现“治未病”思想的最具代表性的疗法之一。与青少年穴位敷贴有效率高达近80%不同,具有很多基础性疾病的...
...□ 陈士奎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陈洪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世纪末,全球医学界历经两年的大讨论,认为最好的医学不是治好病的医学,而是使人不生病的医学。2007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提出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2008年全国首届“治未病”...
...之中,将临床亚健康所涉及的症状以个体发病规律进行总结,按中医舌脉之象、症状属性、阴阳变化、脏腑特征等进行整合,则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可以说就是排除疾病状态的中医异常体质状态,即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未病”状态。但“治未病”范畴与亚健康一样只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