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上脏,就怕上光_【中医宝典】

...相应的治疗方案。 人正常的呈淡红色,质地柔软,活动自如,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燥适中的白苔,中医常描述为“淡红,薄白苔”。 首先要观察体,从颜色、形状、动态上去辨别脏腑精气的盛衰存亡和疾病的预后转归。一般说来,体浅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82.html

切脉诊病_【中医宝典】

...切脉诊病,由来已久。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医家诊脉治病的内容,而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西汉)墓中出土的简帛医书中,已有“脉法”的内容。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黄连(既能泻大肠火,也能清心火,一举两得)治疗,七剂后复诊,大便减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6.html

黄帝内经的诊法学说_【黄帝内经】

...病虽小愈,必卒死”。这些在临床上都是很有意义的。 察形态者,如《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这是察看人的骨肉皮肤而推断病情的例证。又如《素问·刺志论》说:“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6.html

世界最早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诊专著——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舌头上有所反应,可以通过诊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的道理相合。正因为中医诊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萤光检查、印检查、的病理切片检查、的活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3.html

选择降压药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不良反应。 痰湿型 此型患者的舌质表现为淡红或淡白,舌苔表现为白腻、白滑或灰黑而润,中医辨证为湿邪,此型选择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效果较好。 瘀血型 此型患者表现为全青紫色或局部有青紫色斑块、瘀点,中医辨证为气血不畅、瘀血凝滞。此型首选...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83.html

诊法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盖闻道原于天.而具于心.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窍开于.其经通于者心之外候也.是以.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约而言之.大纲有五.一曰形容.二曰气色.三曰苔垢.四曰津液.五曰部位.五者分论.则其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8.html

皓首穷经 躬身临床——我的从医感悟_【中医宝典】

...□ 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昌元街道县人民医院 1977年的冬天虽然像往年一样寒冷,但华夏大地却吹来一缕暖气,令人欢欣鼓舞,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让广大有志青年热血沸腾。1978年春,我终于如愿考上了江津卫校中医专业学习,圆了我多年来一直想圆的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481.html

中医诊病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称之为"常色"。病时,面色色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中医认为五色主病,即"色青多为肝病,色赤多为心病,色黄多为脾病,色白多为肺病,色黑多为肾病"。这种说法,揭示了面色和健康的一些内在联系。 面色要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846.html

华氏脉学—中医的硬功夫......_【中医宝典】

...诊,中医诊断学是中医诊病的基础,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想要样样精通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是没有十多年的行医经验和独创的绝活和独到的见解是没有办法带徒弟的。尤其是脉诊、诊、面诊这块工夫必须扎实。否则一把脉,不能把病给人家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3.html

何为望闻问切?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望闻问切为中医用语。,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中医诊病方法是、闻、问、切四个方面的内容, 称为四诊。 望诊, 就是用眼睛病人的整体和局部的情况。首先要看病人是不是有神。有神为眼睛明亮, 神志...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60.html

共找到852,3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