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四诊----_【中医宝典】

...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象,通过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42.html

诊法提纲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盖闻道原于天.而具于心.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虚至灵.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窍开于.其经通于者心之外候也.是以.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约而言之.大纲有五.一曰形容.二曰气色.三曰苔垢.四曰津液.五曰部位.五者分论.则其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6-8.html

中医望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病 中医诊辨病 中医视觉辨病 中医视口辨病 中医视目诊病 中医“发”辨病 中医鼻之鼻黄 中医鼻之鼻黄色浊 中医鼻之鼻孔干燥 中医鼻之鼻翼溃蚀 下唇红肿 中医鼻之鼻柱黑斑 中医鼻之鼻柱塌陷 中医鼻之准头赤 中医鼻之准头红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wangzhen-713-1.html

诊对结肠炎的诊断意义_【中医宝典】

...病变, 占全部检查者的49.2%。 由于这551例肠粘膜没有明显异常的病变, 因而将这些病例作为本次观察的对照组。 中医诊理论认为,白苔主寒证,黄苔主热证,白厚腻苔为湿浊内困,黄厚腻苔为湿热积滞。本组观察的病例以厚腻苔居多,678/...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80.html

世界最早诊专著_【中医宝典】

...你注意过自己的舌头吗?为什么舌头上有一片象苔藓一样的东西?而舌头的颜色又为什么常常改变?为什么有人嫩而有人舌红? 又为什么有时舌头上象缺了一点什么似的? 这些都是属于中医诊所要回答的问题。诊是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46.html

_《常见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诊病,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发展过程,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生理上,脏腑精气可通过经脉联系上达于,发挥其营养体并维持的正常功能的作用。病理上,腑脏、经络发生病变时,也必从的变化上反映出来,这正是能...

http://qihuangzhishu.com/133/100.htm

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 问诊之问饮食口味 五迟、五软 ——鉴别诊断 五迟、五软 ——诊断要点 五迟、五软——痰瘀阻滞 哮喘的分类治疗 痄腮诊断思维 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中医按诊 中医 中医望诊 中医诊断技能 自测身体湿气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zhenfa-791-1.html

中医诊法(二十二)——诊病_【中医宝典】

...1.舌形胖大为水湿痰饮阻滞所致。淡白胖嫩,舌苔水滑,属脾肾阳虚,津液不化,以致积水停饮所致;舌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舌形肿胀为气血壅滞的表现。鲜红而肿胀,甚则伴有疼痛,为心脾有热,血络热盛而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48.html

现齿痕未必虚 辨证应分虚湿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李军 周海哲 陕西中医学院国医大师研究所 舌形是中医临床辨证中非常关键的内容。齿痕即为异常舌形的一种,指体边缘可见牙齿的痕迹,又名齿印,多因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医家多认为其主脾虚和湿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571.html

图说中医中医诊法(二十三)----诊病_【中医宝典】

...1.体强硬指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以致语言蹇涩,也称为“强”。夕卜感热病,热入心包:高热伤津.使筋脉失养:内伤杂病,肝风夹痰所致。舌质深红者为热已入心包阻络:胖而有厚腻苔为痰浊:淡红或青紫为中风。 2.体痿软指体软弱,无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79.html

共找到404,4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