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恺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1914—1995) 罗元恺中医学家。50多年来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临床擅长内、儿、妇科尤精于妇科。勤于著述于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罗元恺字世弘出身于书香之家。其父罗棣华以儒通医。他幼承庭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65.html

张仲景著述

...1、《伤寒杂病论》(已经散佚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2、《伤寒论》晋代太医王叔和根据自己搜寻到《伤寒杂病论》的伤寒部分的轶文整理而成。 3、《金匮要略》宋代王洙、林亿、孙奇等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伤寒杂病论》残简将关于杂病的部分整理...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80.html

中医师承纵横谈_【中医宝典】

...了基础。可见师承授受不仅培养了名医而且形成了流派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师承名医是中医成才的捷径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经验医学著称没有广泛的临床、没有名师指点很难体会到个中深奥微妙。师承名师学习老一辈中医学家独特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99.html

裘沛然_一、从“医者意也”谈临床思维的意义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裘氏认为一个临床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二条:一是识病、二是遣药。但无论识病或遣药都离不开正确的思维的指导。历代名医所提出的“医者意也”一语实际上就是临床思维的很好运用。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遗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7-1.html

叶天士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_【中医宝典】

...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有《脾胃论详于脾而略于胃的不足;他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护理等方面创见也颇多、贡献很大;他还十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57.html

罗元恺_【中医宝典】

...(1914-1995)罗元恺中医学家。50多年来从事中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人才。临床擅长内、儿、妇科尤精于妇科。勤于著述于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罗元恺字世弘出身于书香之家。其父罗棣华以儒通医。他幼承庭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608.html

郭氏妇科“十三方”太后疾瘳赐国姓_【中医宝典】

...行医经验之积累临床有效之验方。 “郭氏妇科自昭乾起至“安国夫人”致敬仲(时义)因善医敕封“光禄大夫”。此后代相受业迄今海宁尚有继业者计历二十余世矣。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82.html

曹玲仙_论文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标题:柴胡在妇科临床的运用出处:中医杂志 1979年8期标题:辨证论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辨证分型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79年复刊号标题: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初探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2年11期标题: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出处:上海...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aolingxian/564-7-0.html

施今墨(1881-1969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出任院长讲授中医经典及临床各科兼设西医基础课程该院创办近二十年中医教育培养大批人材。先后担任北京医院中医顾问北京中医学会顾问。曾被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生前忙于诊务无暇著述。所传《施今墨医疗经验集》、《施今墨医案》...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382.htm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立和充实起来的。医学发展的历史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影响为此我们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史分为十大历史阶段进行阐述。一、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78—公元前770...

http://qihuangzhishu.com/81/3.htm

共找到849,29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