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贻俊_【中医宝典】

...心脑血管病以及妇科的月经病、不孕、胎停育等有独到见解。多年临床中,梁贻俊中西相参治愈了很多疑难重症,现受聘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著有《梁贻俊临床经验辑要》等多本书籍,发表论文60多篇。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39.html

五运六气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在现存中医书籍中最先论述运气学说的见于《内经》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至真要大论等七篇。他如六节脏象论,《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的刺法论、本病论等也有论述。运气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44/142.htm

本草_【中医宝典】

...#e#   我小时候跟祖父生活在一起。祖父是个乡村中医,他的诊病几案上常常放着一摞线装的中医书籍。那时我才七八岁,还不知事,只是觉得这些发黄了的书与我们学生课本不一样,有点好奇,忍不住乱翻。有一回翻到《神农本草经》。  [2]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842.html

眼科常用中药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主要是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中药的临床运用,须在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求因,审因...

http://qihuangzhishu.com/82/29.htm

看似寻常最崎岖_【中医宝典】

...最大的问题是读书不够,实践不足,中医思维逐渐淡化。 但主要原因,恐怕不是读书不够,而是读好书不够。不是不读经典,而是读不懂经典,不知道怎么用经典。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初学中医时,确需通俗而实用的课外书籍,但一些都是教材的翻版,概念和原则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077.html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以及神经、循环、呼吸、消化、分泌、生殖等。在基础理论方面出现了一批以“生理”、“病理”、“诊断”等命名的中医书籍和教材。l9世纪末直至20世纪40年代,否定中医主体文化、否定中医学的思潮对中医基本理论进行了冲击,中医界奋起应战(详见第五章...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0.htm

浅谈中医胎养中的静道观_【中医宝典】

...中医养生保健文化中,妊娠期的保健尤有特色。所谓妊娠期保健,即古人所谓胎养学说。主要记载在历代妇科与儿科的书籍中,如《千金方》中称“养胎”,《产孕集》中称“养孕”,《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 [3]朱秀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43.html

梓仙刍言_【中医宝典】

...古人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好象是孟子说的吧。很有道理,没有切身体会是说不出这般话的。看来儒学界早就如此,但此话移到中医界,也很适合。为什么呢?中医渊源流长,书籍之多,并不亚于儒学界。如果尽信难免有误,他们地域、时代、师传、经验都不同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7.html

电子版序_《伤寒恒论》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电子科技发扬祖国传统医学、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我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启动了“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的编制工作。郑钦安的《伤寒恒论》是我们继《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之后完成的第三部电子版书籍。本书以巴蜀书社1996年1月出版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2.htm

十四经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十二经(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因为按照中医古代书籍的记述,在这十四条经脉中都有其直接连属的经穴,而在奇经八脉中的另外六条经脉并没有直接连属的经穴。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isijing-761.html

共找到387,9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