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五味及和齐汤法。高永候家丞杜信,喜脉,臣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二岁余。临淄召里唐安来学,臣意教以上下经脉,奇咳……”西汉时期的公乘阳庆、淳于意、冯信等十余人以及东汉时期的程高、郭玉,东汉末年的华佗、张仲景等又形成了一个医学群体,使扁鹊学派...
...(1196-1280年)金元时针灸医家。原名杰,字子声、汉卿,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因元兵南下而避兵河南,遇名医李浩,授以“铜人针法”,遂谙针灸术。一说获道人丘长生传授而精医。元世祖屡召之,直至微服相访,始不得已出任昭文馆大学士。所著有...
...东汉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创立的重要时期。东汉晚期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古的一部药物学著作,记载了365种药物的性能和用途。 ...
...【译文】 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启示】 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
...时而效”的高超针术仍得以流传。程高学于涪翁,并将所学针灸技术传与郭玉。郭玉在东汉和帝(89~105年)为太医丞,在针灸上不仅具有“一针即差”的本领,而且还深刻地认识到“针有分寸,时有破漏。”他认为“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
...摒除不合时宜的医案及其相关内容。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名医类案》中还存在有个别不合时宜的医案及相关内容。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名医类案》底本的原貌,在这次校订整理过程中,对其中不尽符合现代要求的内容,一般未予改动。读者在学习和应用的...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疗效显著。主持研究了《糖脂平干预糖调节受损临床研究》、《系列中药干预糖耐量异常临床研究》课题,获本溪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20余篇。 名医:罗艳的更多内容... 运脾逐湿汤...
...晋代名医兼养生专家葛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氏。现存医著《肘后备急方》,是从卷帙浩繁的《金匮药方》中集成,后来由陶弘景增补成《肘后一百方》,金代杨用道增补为《附广肘后备急方》。葛洪在行医江湖时,发现民间疾病多因医家用药昂贵而无力支付医费,...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学术体系博大精深,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近年来,中医药养生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人们对中医药及其文化历史的了解还是处在相对肤浅的阶段,因而也无法真正正确理解中医养生理念的精髓。 为普及历代中医文化,正本清源,2008年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