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是204年(汉献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
...《孝经》也。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飞书体与孔子壁中书相类,即前代之古文矣。 后汉郎中扶风曹喜,号曰工篆,小异斯法,而甚精巧,自是后学,皆其法也。又诏侍中贾逵修理旧文,殊艺异术,王教一端,苟有可以加于国者,靡不悉集。逵即汝南许慎古学之...
...李煜(九三七年——九七八年),即李后主,五代南唐国主。词人。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国亡后为宋所俘,后被毒死。善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书述》言书有七字法...
...沈浚、字道元.钱塘人.为人清修不妄语.居湖州仙潭村.郡中亲表间.尝以姻事邀致入城.宴饮稠叠.连日不得归.意颇厌倦.梦谒友人陆维之.见堆桉有书数十种.主人方束带.沈信手披一编.其间章之多寡.大抵类真诰.择一章最简者读之.其词云.人喜食桃李....
...,显然属于后人整理、辑佚一类著作。其他如《淮南子·天文训》等失之芜杂,近年来考古发现的如马王堆出土《天文气象杂占》等又不能作为综合性的天文著作。所以,今知的系统、全面的天文学专著,以《史记·天官书》为最古。 《史记·天官书》与《历书》一样,...
...嗟,嗟!扶阳正理,何误之有,因用者之不当,而并咎昔人立言之误,吾恐斯人之学亦误于保阴之说,夭枉天下苍生更多而曾不自觉也,可胜叹哉!二月十三日己丑琢崖又书雕板未竣,或有阻余者曰∶陶节庵录成《家秘》的本,戒其子勿以示人,恐浅陋者妄肆诋 。子珍是...
...活现出了刘玄的懦弱无能。当然,上述等等细节描写可能皆有史实依据,然亦离不开作者提炼描摹之功。 《后汉书》《后汉书》还常用侧面描写——或假借他人评说,或援引时人谚谣等以记传人物。如《李膺传》载:“荀爽常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
...、章行,备精诸体,自成一家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逸少隶、行、草、章、飞白五体俱入神,八分入妙。妻郗氏甚工书。有七子,献之最知名。玄之、凝之、徽之,操之并工草。(出《书断》) 又 羲之,书以章草答庾亮。示翼,翼见,乃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
...○王羲之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
...提炼出来的诗,正好用“朴挚”来说明其风格特点。 宋人爱用诗来说理。诗人多以冷静的态度来体察客观事物,善于把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诗中,显得精深,富有理趣。这首诗同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等脍炙人口的理趣诗的上品相比,虽略逊一筹,但仍是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