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人体部位名,三焦之一。三焦的上部,从咽喉至胸膈部分。《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其主要功能是敷布水谷精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62.htm

上焦热结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论曰上焦在心下,其气起于胃上口,并咽贯膈,有热则喉舌干燥,口气面赤,胸膈痞满之病生焉。治上焦热结,饮食不下,汗出头面身体皆热。泄热泽泻汤方泽泻(不蛀者锉) 人参 心(焙干各一两) 柴胡(去苗) 半夏(汤洗七遍炒) 赤茯苓(去黑皮各一两半)...

http://qihuangzhishu.com/122/492.htm

上焦主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纳而不出。」“纳”在这里主要是指呼吸和食物养料的摄取。因为呼吸和饮食都是通过上焦而摄纳的,故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60.htm

上焦热及寒吐痢肠鸣短气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删繁疗上焦实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热,名曰漏气,通脉泻热,泽泻汤方。泽泻(二两) 生地骨皮(五两)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两洗) 石膏(八两) 柴胡(三两) 茯苓(三两) 生姜(三两) 竹叶(切五合) 人参(二两) 桂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3-16.html

上焦如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术语。出《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部,象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61.htm

三焦辨证_中医辩证三焦辩证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401.html

三焦辨证_【中医宝典】

...三焦辨证 【上焦病证】 【中焦病证】 【下焦病证】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辨证是清代医家吴瑭(吴鞠通)在《内经》及叶桂等医家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 三焦辨证根据温热之邪侵犯人体,导致三焦所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08.html

上焦主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术语。指上焦的主要功能是摄纳空气与饮食。《难经·三十一难》:“上焦者……主内而不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958.htm

上焦热及寒吐痢肠鸣短气方九首_《外台秘要》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删繁疗上焦实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热,名曰漏气,通脉泻热,泽泻汤方。泽泻(二两) 生地骨皮(五两)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两洗) 石膏(八两) 柴胡(三两) 茯苓(三两) 生姜(三两) 竹叶(切五合) 人参(二两) 桂心...

http://qihuangzhishu.com/121/118.htm

三焦辩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浅谈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的认识 三焦辨证及其传变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上焦病证 下焦病证 详解三焦辨证 中焦病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sanjiaobianzheng-614-1.html

共找到19,1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