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政法令、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宝典】

...一、医政法令 有宋一代,历朝皇帝都相当重视医药事业,屡次颁布关于医药卫生的诏令和制定律令,据《宋史》、《宋会要辑稿》稿《宋刑统》等记载,仅北宋时期颁布的医药卫生迢令就有200多条,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无法比拟的。在这些医事诏令以派遣医师防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98.html

我国发布国家植物保护战略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实际保护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全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同时,我国作为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必须对《全球植物保护战略》作出积极响应。对此,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保总局方共同组成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55.html

隋唐五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事制度,主要建立有个系统;为帝王服务的尚药局和食医;为太子服务的药藏局和掌医百官医疗兼教育机构的太医署及地方医疗机构。1、尚药局和食医尚药局之尚药奉御的职责是掌管为帝王合和御药及诊候方脉事,直长则为其助理。合和御药时,尚药奉御与殿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1.html

医事制度与医学教育_【中医宝典】

...府设有医学校,医学生员额较少,如大兴府30人,其余京府20人,散府节镇16人,防御州10人。 元世祖忽必烈嗣立不久,即在年(1262)重建久已废弛的各路医学教育,各路医学设教授1员,由朝廷委任,学录、学正各1员。上、、下州备设学正1...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09.html

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太医院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的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其下设御医10...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9.htm

水肿浮大沉细论_《指禅》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水随气之升降也,何必曰阴虚阳亏;上气喘促,夜卧难安者,水淫肺之叶孔也,何必曰子胎母宫。曰风水,曰石水,曰皮水,多其水;曰湿肿,曰血肿,曰风肿,总是水肿。揣摩症,辨别脏腑,沉细浮大,有何难易之分?酌理情,无非从前所有之语;披肝沥胆,尽是...

http://qihuangzhishu.com/786/78.htm

明代医事制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代医学归属礼部,其组织机构和职官设置,大体沿袭宋元旧制而有所损益,各个时期医事制度也有所变化。一、中央的医药机构(一)太医院的设置朱元璋自称吴王之初(1364),即仿元制设置全国性的医药行政管理机构——医学提举司。司设有:提举、同提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2.html

_《确》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王叔和脉经.有浮、芤、洪、涓、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 、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 四.叔和以后诸家.又增长短、牢、疾、大、小共三十.按察病以.必辨之精确.而后见之明.不至游疑而无主.据经之论.不止...

http://qihuangzhishu.com/278/4.htm

医事纷扰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缺医少药,仓促应付危急的需要。因此追求简明扼要、取用方便,为主要的内容。而在认识疾病、选方用药,难免有粗糙和简略处。为此,招来对本书的非议、批评、辩驳、纠缪,也在所难免。同是陈无择门人的施发(字政卿,桂堂),年轻时习儒,中年后专心医道,他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49.html

序_《症治方》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儒不事.专精医.壮岁游京师值.穆宗有贵妃善病日.就困太医院.屡药不效.诏求良医疗治之.春严公以布衣应诏.为诊脉呈方一药而愈.太医某者既愧其方不售.而又自身居高位.布衣疏贱一旦技出以上.且惧移主眷而夺其位.于是忌心识.杀机兆矣.置毒卮以饮...

http://qihuangzhishu.com/702/2.htm

共找到456,9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