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③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即张仲景方。《金匮心典·徐序》:“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通常所说经方,多为此指。...
...金匮著作。①湖北中医学院主编。此书以词解、释义的形式诠释《金匮要略》原文,每篇以概说敷陈该篇大意,用结语总结该篇之要点。为切于临床实用,删去原本最后三篇。本书1963年初版,1973年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并将其列为《中医临床参考丛书》...
...金匮著作。①湖北中医学院主编。此书以词解、释义的形式诠释《金匮要略》原文,每篇以概说敷陈该篇大意,用结语总结该篇之要点。为切于临床实用,删去原本最后三篇。本书1963年初版,1973年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并将其列为《中医临床参考丛书》...
...证名。咳唾脓血。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为肺痈病之特征。《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惟胸中痛,脉滑数,唾脓血,则肺痈所独也。”参见咳唾脓血、肺痈条。...
...病名。(声殳^禾)通谷。指由饮食积滞而致的胁痛。《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声殳^禾)气者,胁下痛。”《金匮要略心典》:“谷((声殳^禾))气者,食气也,食积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病在胁下。”治宜疏肝运脾,理气消导为主...
...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1949年后有排印本。...
...证名。进食后片刻即吐出。因胸膈胃脘有热、痰气郁结、饮食停滞、瘀血内蓄等引起。又为噎膈症状之一。《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心典》卷下:“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谓阴阳反作,气逆不从,食虽入...
...证名。筋骨萎缩,肢体痿废不用之证。又称断绝。属痿躄之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即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此亦内伤肝肾,而由于滋味不节者也。枯泄相搏...
...气逆.徐氏所谓水为气吸不下者是也.其流于胁下者.则为悬饮.其归于四肢者.则为溢饮.悬者悬于一处.溢者溢于四旁.其偏结而上附心肺者.则为支饮.支饮者.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于脏而不正中也.咳逆倚息不得卧者.上迫肺也.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