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 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为苏洵及夫人程氏、苏轼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于宋代,清嘉庆年间进行过大修。欧阳修《苏洵墓志铭》中有“苏君,讳洵,字明允……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早在北宋嘉祐二年(1057...
...《栾城三集》第七卷(苏辙·论语拾遗〈并引〉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书者十二三也。 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 时为籀等言,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
...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1056年(仁宗嘉祐元年),领苏轼、苏辙去汴京,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
...名胜古迹。 苏洵游过的道释名胜古迹大致有青城山和峨眉山、成都的玉局观、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虔州的天竺寺、丰都的仙都观等。 苏洵游峨眉山和青城山是在青少年时期,其《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诗中云: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
...俱证道术。 【和子瞻归去来词〈并引〉】 昔予谪居海康,子瞻自海南以《和渊明归去来》之篇要予同作。时予方再迁龙川,未暇也。辛巳岁,予既还颍川,子瞻渡海浮江至淮南而病,遂没于晋陵。是岁十月,理家中旧书,复得此篇,乃泣而和之。盖渊明之放与子瞻之辩...
...予生而与物无害。 幼居乡闾,长适四方,万里所至,与其君子而远其不义。 是以年五十有一,而未始有尤于人,而人亦无以我尤者。 盖壬辰之岁而丧幼女,始将以尤其夫家,而卒以自尤也。 女幼而好学,慷慨有过人之节,为文亦往往有可喜。 既适其母之兄...
...历相寻,忧喜杂和。 我游其外,所享则多。 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并引〉》苏辙 子瞻《和渊明劝农诗》六章,哀儋耳之不耕。 予居海康,农亦甚惰,其耕者多闽人也。 然其民甘于鱼鳅蟹虾,故蔬果不毓;冬温不雪,衣被吉贝,故艺...
...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
...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很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
...其子形如甘瓤,少◆〈柬見〉【音練。】甘美,食之令人身澤。不可过三升,令人冥醉,半日乃醒。木高,人取不能得,唯木下有多羅之人緣能得之。【多羅,国名。】一名无葉,世人後生不見葉,故謂之无葉也。一名倚驕。【按:《太平廣記》引此作綺縞,而張茂先注云:...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