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书·权书引苏洵_兵家_【文学360】

...权书·权书引苏洵 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自胜也,则武王何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 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56.html

苏洵的诗词作品_诗词_【文学360】

...有骥在野苏洵 有骥在野,百过不呻。 子不我良,岂无他人。 絷我于厩,乃不我驾。 遇我不终,不如在野。 秃毛于霜,寄肉于狼。 宁彼我伤,人不我顾? 无子我忘。 有触者犊苏洵 有触者犊,再箠不却。 为子已触,安所置角? 天实畀我,子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54.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说文 经传皆作“啟” 公将啟之。——左传·隐公元年 疆埸无主,则啟戒心。——国语·晋语一 凡啟塞从时。——左传·僖公二十年。注:“门户道桥谓之啟。” 啟户。——仪礼·士虞礼 门启而入。——左传 窗而观。——明· ...

http://hanwen360.com/x/542F.html

苏轼集第七十一卷(六十四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制科苏轼 轼以薄材,亲承大问。 论议群起,予夺相乘。 不意圣恩之曲加,犹获从吏之殊宠。 伏读告命,重积震惶。 嘉其爱君之心,期以克终之誉。 辞不获命,愧无以堪。 某生于远方,性有愚直。 幼承父兄之余训,教以强己而力行。 虽为朝廷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82.html

史论·史论序苏洵_史书_【文学360】

...史论·史论序苏洵 史之难其人久矣。魏、晋、宋、齐、梁、隋间,观其文则亦固当然也。所可怪者,唐三百年,文章非三代两汉当无敌,史之才宜有如丘明、迁,固辈,而卒无一人可与范晔、陈寿比肩。巢子之书,世称其详且博,然多俚辞俳状,使之纪事,当复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88.html

相府的解释_相府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宰相的官邸。 史記.卷九十六.張丞相傳:「蒼又善用算律曆,故令蒼以列侯居相府,領主郡國上計者。」 三國演義.第八回:「呂布乃相府一將,司徒是朝廷大臣,何故錯敬?」...

http://hanwen360.com/c/187527.html

荐表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伏而不出,故朝廷亦莫得而闻,此乃如臣等辈所宜求而上达也。伏见眉州布衣苏洵履行纯固,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宏伟,博于古而宜于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79.html

苏洵与三苏_文学家_【文学360】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348.html

正文·卷三十五·_柳河东集

...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一本无“广州”字。宗儒,字秉文,邓州穰人,按新史,未尝为广州节度使。此启云“天罚深重”,当元和初公丧母之时。元和元年四月,以安南都护赵昌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则此当是与昌。然公送赵大秀才序亦云,尚书“由...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524.html

东坡张太保撰先人墓表书苏洵_古典文学_【文学360】

...轼顿首再拜:伏蒙再示先人墓表,特载辨奸一篇,恭览涕泗,不知所云。窃惟先人早岁汩没,晚乃有闻,虽当时学者知师尊之,然于其言语文章犹不能尽,而况其中有不可形者乎!所谓知之尽而信其然者唯公一人。虽若不幸,然知我者希,正老氏之所贵。辨奸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81.html

共找到469,1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