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八卷。明·虞抟撰于1515年。此书前列“医学或问”51条,系虞氏对医学上的一些问题进行辨析,以申明前人“言不尽意之义”(见凡例)。次分述临床各科常见病证,以证分门,每门先论证,次脉法,次方治。凡所述诸证,均先立论,必以《内经》...
...无不周遍者也.分其部位.则脏腑六部之提纲是已.辨其气色.则阴阳十法之提纲是已.其相乘之理.合之部位可推也.其相应之理.合之气色可推也.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与夫声音臭味情志脉病.亦无有不可推者.凡诸望法.皆当比例以相参也.金匮要略云...
...厥阴经 提纲 (卷十) 厥阴乌梅丸证 厥热胜复 阴阳消长 阴胜 泄利 呕吐 死证 阳复 附录:《伤寒论》中有而书中不载的方子 方剂索引 拼音索引 B C D F H J K L M S Sh T W X Y Z Zh 笔画索引 二画 三画 ...
...《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仲景《伤寒论》亦论伤寒而兼赅风、火、湿、燥、热,并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列出六经的病情提纲。大抵《热论》的三阳经证候,是《伤寒论》的太阳证,《热论》的三阴经证候,是《伤寒论》的阳明承气证,而...
...水之正伏也。其脉迟者,水属阴也。外证自喘者,阴甚于下,不复与胸中之阳气相调,水气格阳而喘也。其目窠如蚕,两胫肿大诸证,《金匮》未言,无不俱见。愚按∶正水《金匮》未出方。然提纲云∶脉沉迟外证自喘,则真武汤、小青龙汤皆正治之的方,越婢加附子汤...
...为鹿角胶、补骨脂、淫羊藿、巴戟温肾助阳;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子、杜仲滋肾填精;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干姜、肉豆蔻温脾止泻。若阴阳俱虚,证候错杂,时而畏寒,时而潮热汗出等,治宜滋阴助阳,清热调冲。方易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仲景《伤寒论》亦论伤寒而兼赅风、火、湿、燥、热,并在《素问》六经的基础上,列出六经的病情提纲。大抵《热论》的三阳经证候,是《伤寒论》的太阳证,《热论》的三阴经证候,是《伤寒论》的阳明承气证,而...
...不良影响,载物的性用会受影响,资生万物的性用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太阴提纲条文所提到的诸证都与藏寒有直接关系。《内经》云“藏寒生满病”,而太阴提纲条文的第一个证就是“腹满”,这一方面说明了藏寒与太阴病的密切关系,另方面也说明了《伤寒论》条文的叙证...
...出处:杏苑中医文献杂志 1989年1期36~39页摘要:经期诸证是指月经前所出现的各种证候,是除了痛经、腰酸等妇科情况以外的全身各种症状,在历代文献中,对本症的记载甚少,更没有独立的篇章,汉·张机的《伤寒杂病论》中,有“热入血室”,首先...
...,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或多,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肾阴虚之征。治疗法则:滋肾益阴,育阴潜阳。方药举例:六味地黄丸(《儿药证直诀》)加生龟板、生牡蛎、石决明。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若肾水不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