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4.情志与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再次提出:“凡刺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中医宝典】

...方面的疾病,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看来,黄帝内经是针对黄帝外经说的。 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 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2.html

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传世巨著,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学术氛围。这一时期,医学界也出现了改写历史的重大事件。其中,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的问世可以说是医学史上的头等大事。 素问 灵枢 黄帝内经是一部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0.html

金匮奔豚气病即内经心痹病_【中医宝典】

...关键词:奔豚气病 心痹病 金匮 内经 摘要:本文通过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素问·痹原文对照,发现金匮奔豚气病与内经心痹病除致病因素有所不同外,其病证、病机几乎如出一辙,从而认为金匮奔豚气病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10.html

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 1、胀:黄帝曰:脉应于寸口,如何而胀?歧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曰:何以知藏府胀也。歧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2、胀:黄帝曰:夫气令人胀也,在于血脉中耶,藏府之内乎?歧伯曰:三者皆存焉,然非胀舍也。黄帝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96.html

黄帝内经书名的文化内涵_【中医宝典】

...他对医学、气功、养生、房中、针刺方面的成就,都是后人根据口口相传,甚至推测而成文字的,这只是间接的资料。 许多学者不断探索研究,基本上取得共识,认为黄帝内经不是成书于一个时代、出于一人手,它起著于战国后期,经历秦汉,大约一二个世纪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28.html

中基能不能取代内经_思考中医_中医医书籍_【岐黄术】

...内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基能否真正涵盖内经?进而取代呢?茶杯能盛得下茶壶吗?我们想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个是病机,病机这个概念是中医一个很关键性的概念,它出自素问·至真要大。综观内经全篇,就是这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3.htm

黄帝内经--最早中医的理论典籍_医药最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8.html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对长寿养生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和论述。然而,真正从医学角度对养生之道和长寿之法进行系统论述的,黄帝内经则为首创。因此,弄清黄帝内经养生观对于实现长寿善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随从四时变化规律 四气调神大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098.html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253.html

共找到897,83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