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而不出,故朝廷亦莫得而闻,此乃如臣等辈所宜求而上达也。伏见眉州布衣苏洵履行纯固,性识明达,亦尝一举有司,不中,遂退而力学。其论议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权,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其所撰《权书》、《衡论》、《机策》二十篇,辞辩宏伟,博于古而宜于今,...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
...《洪范论·洪范论叙》苏洵 《洪范》其不可行欤,何说者之多,而行者之寡也?曰:诸儒使然也。譬诸律令,其始作者非不欲人之难犯而易避矣,及吏胥舞之,则千机百阱。吁!可畏也。夫《洪范》亦犹是耳。吾病其然,因作三论。大抵斥末而归本,褒经而击传,刬磨...
...,受其赏识,由此名声大振。 后人因其二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为文见解精辟,语言锋利,纵横扌卑阖,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 ...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据查,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
...《备急千金要方》菊花散治头面游风方。菊花(一两) 细辛 附子 桂心 干姜 巴戟 人参 石南 天雄 茯苓 秦艽 防己(各二两) 防风 白术 山茱萸 薯蓣(各三两) 蜀椒(五合)上十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治头面上风方∶松脂 石盐 ...
...如菊花拌鸡丝、菊花馅饼等。【参考文献】1.《本草纲目》:“嫩叶及花皆可炸食。”2.《随息居饮食谱》:“点茶、蒸露、酿酒皆佳。”...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菊花丸治脾肺气虚,忧思过度,荣卫枯耗,唇裂沉紧;或口吻生疮,容色枯悴,男子失精,女子血衰,悉主之。甘菊花 枸杞子 肉苁蓉(酒浸,洗切) 巴戟(去心,各等分)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汤下。 目录 《三因极一...
...《备急千金要方》菊花酒治男女风虚寒冷腰背痛,食少羸瘦无颜色、嘘吸少气,去风冷补不足方。菊花 杜仲(各一斤) 防风 附子 黄 干姜 桂心 当归 石斛(各四两) 紫石英上十五味 咀,以酒七斗渍五日,一服二合,稍加至五合。日三(《千金翼》不用干...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