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六静的妙用_道家_【文学360】

...一切道家学神仙丹道的经论,合成道藏,有八千余卷之多,老子只是其中一卷,看是看不完的。你读完,准有发疯的可能。但我全读完了,却没有发疯。看过以后,我明白了这一卷所谓的“那个”,就是那一卷所说的“这个”,自然而然加以融会贯通。大概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0.html

老子第二十五天下大老母_道家_【文学360】

...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它,并且它已用或显或隐的文字言语来表达,透露了个中消息,本不需要后人画蛇添足,多加注解。 老子五千言,洋洋洒洒,信手拈来,道的真相,答案自在其中。第一一开头便直截了当地“道可道,非常道”。颇有拨云见日之势,一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7.html

老子第二十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_道家_【文学360】

...科场”的对比写照。但是相反的,后人有对作极其求全的批评“一着羊裘不蔽身,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这又是何等严格的要求,好像专为老子的哲学作人事考核似的。,严子陵披羊裘去钓鱼,分明是故意沽名钓誉,要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0.html

老子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的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的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的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的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的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第二十老子素描修道者的人生_道家_【文学360】

...,放得下便可。但是,你一躲到深山野地去,有许多人还是会千方百计找你出来,你有道啊,要你干这干那,绝不放过你。这就是“欲世相忘却大难”了。所以老子最后只好骑着那匹青牛,悄悄逃出函谷关去了。 老子这第二十,实际上全部在阐述前面所说“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8.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罗运贤曰“中亦契也。为政不在多言,但司法契以辅天下,所谓无为,正此意耳。” 「音韵」此江氏韵读屈、出韵(脂部),穷、中韵(中部)。诸家并同。孔广森诗声类,阳声上冬类引论语“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老子道经...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1.html

老子风箱式的说话艺术_道家_【文学360】

...,于是误认为动态即是存在,而不承认返有还无的静态也是存在的另一表相。所以“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囗”,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的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的“鼓橐吹捶,以销钢铁”的冶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0.html

老子第二十二曲直分明转一圈_道家_【文学360】

...这种论调真是笑话!我经常有一个比喻你看到一个祖父与孙子走在一道,你硬要,你这个祖父了不起,你长得与你孙子一样啊!讲易经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样,等于,你的祖父了不起,居然和孙子一模一样。哪有这个道理。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是正、、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5.html

老子急流勇退的类型_道家_【文学360】

...陶弘景,更加小心谨慎。葛洪便早早抽身,自求出任为勾漏令,以宦途当隐遁,暗暗修所认为的仙道以终。陶弘景则及早挂冠神武门,悠哉游哉,造成“山中宰相”的局面,作的洞天真诰,自在精神领域了事。 到了隋唐之间,文中子以儒佛道三家通才的学养,讲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8.html

老子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主张起用贤人来主政、当政。因为所看到当时社会的衰乱,处处霸道横行,争权夺利而胡作非为,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统领政治的治道,所以主张要“尚贤”与“尚同”。这个“同”,又与孔子记述在礼运篇中“大同”思想的“同”不尽相关,但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共找到722,3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