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五老子“士”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五老子“士”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第二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本义来看老子所说,完全相同于周文王、周公(姬旦)、孔子等祖述传统文化思想。在周易卦、交辞中,再三申述宇宙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因果定律。 有与无,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它重点,在相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第二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以不去。” 由老子而接连这一全段,很明显地看出自形而上道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道理,自始至终,要人匆作祸首、莫为罪魁教示。但是,归说,后世用归用,完全不是老子那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老子第二十一孟子的证道_道家_【文学360】

...讲到这里,且让我们借用孟子·尽心的话来注解老子“其中有信”,却很恰当。孟子“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如果大家要谈修养功夫,只是一时兴来,随便搞搞打坐,认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4.html

老子第二十二曲直分明转一圈_道家_【文学360】

...永远只有否定,也可以永远都是肯定罗!此其所以一变再变,而形成“误尽苍生此言”了!由这个道理,我们一再说明老庄思想与孔孟学说,都是由理而来,以便明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所自来。 例如“曲则全”这一原则,也不是老子所独创易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5.html

老子第二十五念天地之悠悠_道家_【文学360】

...旋转,所谓“天道左转,地道有旋”观念,早已由来悠久。我们人欲效法大地,就应该如易经卦辞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行健”,天地运行转动,永远健在地前进,所以人要效法它勇往直前精神,一分一秒绝不偷懒,时时刻刻向前开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0.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其次,我们再用历史故事说明“枉则直”道理。汉文帝研究老子好学生,所以,我们讲老庄思想学术,引用故事亦蛮多,现在又要借用一则历史故事汉文帝初即位,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后兄长君。弟广国,字少君。初为人略卖,传余家。闻皇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老子第五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鄙夷儒家,薄视仁义,将人文一切道德观念,视为知识伪装。见仁见智,各执一端。谁异端,谁正见,本来便是各个思想上主观认定,也无足为怪。但老子在文言字句上,确直截了当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文从字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养气与修心_道家_【文学360】

...来形容神完神旺情况,看来容易,其实大难。孟子详述进度,看来愈到后来愈难,事实上,修到了“充实而有光辉”之后,却是困难反易了。这便是老子本章所说第二步修性命成就要点所在。 但是,身心性命中心,并非在身心神气两者之间而已。神气,还...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共找到1,111,9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