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是以不去。” 由老子的首而接连这一的全段,很明显地看出自形而上的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的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的道理,自始至终,是要人匆作祸首、莫为罪魁的教示。但是,归说,后世用归用,完全不是老子的那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老子第十八忠臣孝子的伪装_道家_【文学360】

...天道自然,到此,便提出反对仁义和智慧等的语句。只从文字上看,,中国文化从上古以来,就是一个衰微了,后来的便提倡仁义道德,结果越强调越糟糕,适得其反。其次,老子也反对智慧。换句话说,知识越发达,教育学问越普及,人类社会阴谋诡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3.html

老子第二有无相生_道家_【文学360】

...,究竟属于物质?或是物理功能的作用?便又牵涉到另一问题上去了,暂且不说。在家中,比较接近理论物理思想的,应当以五代谭峭的化书为首。其中的 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 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4.html

老子十五动的哲学_道家_【文学360】

...次,从台北坐火车旅行,我坐在同一个双人座的旅客,正在看我写的一本书,差不多快到台南站,见一直看得津津有味。后来两人交谈起来,谈话中告诉我“这本书是南某人作的。”我“你认识吗?”“不认识啊,这个写了很多书,都写得很好。...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9.html

老子第二十二曲直分明转一圈_道家_【文学360】

...的同一渊源而来,老子每举事例,即正反两面都说到,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的作用。所以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经典中的经典。它认为一体都含两面,两两分化,便成多面。有人易经真是了不起啊!黑格尔的辩证法一样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5.html

老子第二十二四不的领导学_道家_【文学360】

...天下莫能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讲到这里,全篇还是一句老话——“曲则全”。 刚才是分开作解说,现在老子因为能够真做到无争才行。要怎样才能做到无争呢?好处都属于别人的。例如佛家所说,就要菩萨发心,慈悲爱人,爱...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1.html

老子第十养气修心_道家_【文学360】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篇) 孟子首先指出养气修心之,虽爱好其事,但一曝十寒,不能专一修养,只能算是但知有此一善而已。必须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有了效验,方能生起正信,也可以才算有了证验的信息。由此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0.html

老子第二十一老子的物是什么东西_道家_【文学360】

...必然影响它的美感,这之间的微妙之处,很难阐述清楚。 “之为物,惟恍惟惚。”我们后世许多研究老子哲学的中,有一派老子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因为在老子的书中有好多处,提到“物”字。这一点确须特别注意,在春秋时代,并没有所谓唯心、唯物的理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1.html

老子第二老子处世哲学的人证_道家_【文学360】

...十们,介于出世入世之间的,却可在高士传里找出典型。 现在我们只就一般所熟悉的,由乱离时期到治平时代的两位中间人物,作为近似老子所说的修道者的风格。在西汉东汉转型期中,便有严光。在唐末五代末期到赵宋建国之间,便有陈抟。 严光,字子陵。...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0.html

老子第五圣人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囗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从老子第一“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到“冲而用之或不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