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流水行云永不居_道家_【文学360】

...如果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本义来看老子所说,完全相同于周文王、周公(姬旦)、孔子等祖述传统文化思想。在周易卦、交辞中,再三申述宇宙一切法则,始终不离循环往复因果定律。 有与无,是彼此互为因果,相生互变。它重点,在相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6.html

老子第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八春秋两大名医——老子与孔子 整个比较起来,孔子代表儒家思想,与老子代表道家思想在理上是一贯。现在再作更进一步说明。我们中国讲“仁义”思想,春秋以前也有这种观念,但很少刻意提倡。为什么?那时社会上背情绝义病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4.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原则了!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故事,是道德“枉则直”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第三道家虚心养气真传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三虚心实腹与鼓气 可是在秦汉以后修学神仙丹道道家方士们,大多都遵守老子告诫,要极力做到“绝嗜禁欲,所以除累”功夫,以便具有学仙得道资格。不过,请注意我所说“大多”这个概念。当然不包括自认为是黄帝传承“黄老之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6.html

老子第二有无相生_道家_【文学360】

...,究竟属于物质?或是物理功能作用?便又牵涉到另一问题上去了,暂且不说。在道家中,比较接近理论物理思想,应当以五代谭峭化书为首。其中道化 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 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4.html

老子第十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第四汉文帝、康熙、郭子仪_道家_【文学360】

...老子道德经,嘱咐满族亲王们加以研读,奉为领导圣经宝典。 姑且不谈汉文帝与康熙老子哲学。退而求其次,随便列举历史上名将相事功,用来说明老子本章中的“冲而用之或不盈”,以及“挫其锐,解其纷”作为。了解中唐名将郭子仪与名相李泌故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1.html

老子第二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是以不去。” 由老子而接连这一全段,很明显地看出自形而上道无名开始,一直到形而下名实相杂,再到“同出而异名”因果相对道理,自始至终,是要人匆作祸首、莫为罪魁教示。但是,归说,后世用归用,完全不是老子那样。...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老子第十八忠臣孝子伪装_道家_【文学360】

...不同而已。此即儒道二家态度差别之处,但是道理是相互贯通。 孔子在礼运篇“故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3.html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共找到1,102,9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