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五老子“士”内涵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五老子“士”内涵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7.html

老子第二十一孟子的证道_道家_【文学360】

...讲到这里且让我们借用孟子·尽心的话来注解老子“其中有信”却很恰当。孟子“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如果大家要谈修养功夫只是一时兴来随便搞搞打坐认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4.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一肩挑尽古今愁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六所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哥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谓复命”原理而来。如此习静修炼锻炼精神和肉体互相合一而归于至静之极不动之动便可达到神仙“冲举”成果。这便是中国神仙方伎学术根据。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2.html

老子第二十二枉则直教育法_道家_【文学360】

...权术手段。但是这个手段已经够高明够美好事实上也合乎老子道德经“枉则直”原则了! 下面晏子这一个“枉则直”故事是道德“枉则直”道理晏子(婴)谓曾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圄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赢矣。故君子慎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8.html

老子第二十四投鞭断流苻坚_道家_【文学360】

...有体有用道体在形而上自然道用却在万物万事平常日用之间。因此也正如孔子门人曾参所著大学一书中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都不能离开此道。 因此老子前后所说知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在体而言有同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65.html

老子第二知识是烦恼根源_道家_【文学360】

...读书人痛苦毛病。其实“绝学无忧”真做到了反能以一种清明客观态度深刻独到见解服务社会利益社会。 接着老子便谈道德最高修养标准。“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唯”与“阿”两字是指我们...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7.html

老子第二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因此老子“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示现。“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但自己内心清清楚楚。有些人学道家学坏了故意装糊涂却走了样弄巧成拙反而坏事。所以这种外昏内明功夫不是随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第二十二儿子汉武帝奶妈_道家_【文学360】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固谓曰汝痴耳!帝今已长岂复赖汝哺活耶!帝凄然即敕免罪。 史记载救乳母者为郭舍人现在据刘向等记说是东方朔。余姑且认为是东方朔较有趣味。 在历史记载上汉武帝有人是“穷兵黩武”与秦始皇并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6.html

老子第十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内涵老子本书第七十一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如“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王”“贼”并列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共找到1,178,6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